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30日 星期六

    我们走上改革创业春风路

    作者:四川省筠连县腾达镇春风村党支部书记 王家元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30日 06版)

        我今年49岁,总结人生经历,不禁感慨万千。我在外打拼近20年后,回村当了12年的村干部,带领乡亲们艰苦创业,实现了全村人脱贫致富的梦想。

        有人问我,你当初放弃自己的生意,无怨无悔地当了那么多年村干部,究竟为了什么?答案很简单。我是农民的儿子,我深知农民群众生活的艰辛,深知他们最迫切的愿望,就是要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发展致富。乡亲们这么穷,我就是再富,心里也难受,因为,我是春风人。

        2004年刚刚回到春风村的时候,我曾久久地站在村口一条刚动工就荒废的公路上。我的亲大哥,当年正是春风村的村主任,他曾经发誓要带领群众修一条通村路,打通群众的致富之门。没想到,修路刚开了头,大哥却因公牺牲。这条路成了他这一生最大的遗憾和牵挂。

        2004年11月,村上举行换届选举,我被高票选为村委会主任。我回到家里告诉家人,没想到家人统统反对。父亲说:“就现在春风村这个状况,你有能力改变吗?”面对乡亲的重托,亲人的不理解,我该怎么办?这时,我想起了我家的家训:“肩担道义、胸怀天下”,我怎能不把村里的800多乡亲放在心上?我对父亲说:“这是您老人家传给我的家训,带领乡亲们致富,也是大哥一生的心愿。我要用实际行动证明,咱老王家没有孬种!”我发誓:不畏难、不畏险,善始善终,一定要干出个名堂来!

        当上了村主任,我很清楚自己肩上的担子。村上的工作千头万绪、困难重重,但我相信一个道理:喊破嗓子,不如自己干出样子。只要真正为老百姓服务,就一定会得到群众的拥护。

        修公路没有资金,我首先带头捐资2000元,先后垫资十几万元。没有石材,我对村民们说:“村上修路需要的石料,只管到我的采石场拉,先不说钱的事。”龙塘组流转土地,发展茶叶种植有阻力,我决定把选择权交给老百姓,召开院坝会,说清楚发展和实惠,让村民来决策。渐渐地,一种奋发向上的精气神在村里凝聚,齐心协力求发展成为村民的共识。

        创业的道路上总是充满了艰辛,挺累、也很苦,但是家人的理解支持、组织的关怀帮助不断给我信心和动力。为了引进企业发展产业,需要“三通一平”,但当时村上没有钱,也没有值钱的抵押物,从银行里也贷不了款。上级党委政府及时给我们送来了10万元借款,并出资100万元修建了厂房、进厂公路、接通了水和电。修路工程涉及面广、矛盾问题复杂,我们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用好这个攻坚克难的法宝,专门成立了质量监督组、资金筹备组、矛盾纠纷组等小组,分别由一个村民代表、一个党员代表、一个村干部组成,各司其职,工程很快顺利推进。在工作中,我深刻认识到,要干成事,仅靠我一个人的力量不行,必须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必须不等不靠,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赢得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

        一次次的工作经历,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党是一个多么神圣的字眼,党员肩负着多么伟大的使命,我愿意紧紧依靠着党。在镇党委的引导和关怀下,2006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07年全票当选为村支书,我暗下决心: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是要兢兢业业、一心为民,哪怕付出一切,也无怨无悔。

        令我觉得最振奋的是,2012年,我和春风村的命运又有了一个新起点。那一年,我作为党的十八大代表,在人民大会堂聆听了总书记的报告。“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些话语,让我热血沸腾,全面小康的道路上,春风村800多村民一个都不能落下。

        这几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关注农业农村,很多新思路让我深受启发。让春风村的春风继续吹拂,离不开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离不开一二三产业的互动。我和村两委商量后决定,一定要发展现代农业,让我们的李子、茶叶更值钱、更好卖;一定要创新思路,延伸产业链,走生态观光旅游的路子,让村民得到更多的实惠;一定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让全村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村民素质得到改变和提升。于是,我们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契机,按照产村相融的理念,积极开展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春风村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物质的富裕,更要精神的富有。在这里,我想说说我们村口的一棵黄桷树。这棵树和我们的共和国同年,从石头缝里拼命生长,盘根错节、枝繁叶茂。以前,不少村民把它奉为神树,天天烧香跪拜。我对村民们说,脱贫致富,不靠天、不信命,我们相信的是我们自己。现在,村民撤去了树上悬挂的红布,将这棵树命名为“建国树”,成为“春风精神”的生动象征。

        从春风村1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总结了5个字的体会,这就是“闯、干、巧、实、情”。“闯”,不是瞎闯,而是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打开思路;“干”不是蛮干,而是艰苦奋斗,苦干实干;“巧”不是投机取巧,而是因地制宜,科学发展;“实”就是讲求实际,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办实事,为发展求实效;“情”就是以真情团结群众,以真心对待客商,走合作共赢、共同致富的路子。

        在未来的道路上,我将不辜负组织的培养和群众的信任,一如既往、勇往直前,带着我的乡亲们去拼、去闯,让春风村的明天更加美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