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27日 星期三

    军旅故事

    悲壮的“编外战士”

    作者:袁风 马军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27日 11版)

        清明前夕,淫雨霏霏。驻西藏墨脱某部官兵朝着营区附近的山包走去。那里,散落着大大小小的坟茔。蠹蚀的木板上,“老马之墓”“忠犬泰森之墓”依稀可见。

        官兵纷纷拿出稻谷、馒头、骨头,摆在墓前,以祭奠这些为部队发展建设而献身的骡马、忠犬。

        墨脱公路季节性通车前,部队的物资全靠人背马驮。在险象环生的墨脱路上,被雪崩淹埋、坠入深渊或累死的骡马不计其数。骡马运输班的“死亡档案”里,记载着这些“编外战士”的悲壮故事——

        黄骠,棕色骡马,1986年翻越多雄拉雪山时被雪崩淹埋;

        黑旋风,高骡子,1990年巡逻途中被毒蛇咬伤致死;

        的卢,小马,1992年路过老虎嘴时被泥石流卷入深渊……

        上士李鹏将稻谷、馒头摆在一座墓前,怀念着曾经的战友。“老马”在墨脱服役15年,执行任务数百次,运输物资千余吨,行程4万余公里,先后40多次负伤。2010年,营部修建洗澡房,要从28公里外的地方驮运水泥。官兵们都心疼“老马”,不想让它再驮物资,通人性的“老马”却主动走出马厩,跟在运输队后面。大家只好每次将1袋水泥一分为二,小心翼翼放在“老马”瘦骨嶙峋的脊梁上。连续10多天,“老马”的鬃毛每天被汗水浸透,结痂的部位被一次次磨破。

        在随队执行最后一趟任务时,“老马”突然前腿一软,跪倒在地。负责押运的李鹏和赵应权抱住“老马”,看着沿途留下的血迹和脚印,泪如泉涌。他们卸下“老马”脊梁上的水泥,扛在自己肩上继续赶路。回营后,任凭官兵们怎样精心医治、照料,“老马”最终还是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在一座低矮的坟包前,军犬训导员黄煜峰把骨头一节节剁好,摆齐。2004年2月,他带军犬“奥伦”去某山口巡逻时突遇河水暴涨。当他拉着保险绳到齐腰深的河中探路时,被大浪冲倒。“奥伦”见主人有难,挣脱绳索扑向激流,不幸被洪流卷走。

        在边防,人与动物的感情是常人无法想象的。2000年,三连战士过蚂蟥山时,在前面开路的连队土狗“虎子”被蚂蟥叮咬而死。当官兵找到“虎子”时,它身上爬满了拇指般粗的蚂蟥。2012年7月,解放大桥守桥军犬泰森为保护官兵,与毒蛇搏斗,被蛇咬伤致死……这些花名册上找不到名字的兵,多年来与官兵们战斗在一起,用同样执著、忠诚、敬业的精神戍守边防。50多年来,为骡马、忠犬扫墓,成为该营不变的传统。

        坟头高高竖起的经幡下,教导员杨进仔细地清理着坟头的杂草,战友们庄严脱帽,向无言的战友含泪道别。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