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26日 星期二

    帮助抑郁症患者正确度过人生“黑暗季”

    作者: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26日 10版)
    CFP
    CFP

        春季是抑郁症的高发时期,因抑郁症自杀、自残的新闻近期也时常见诸报端。调查发现,在所有精神疾病中,抑郁症最广为人知,也最容易被误解。很多人把抑郁症简单地理解为郁闷、心情不好或小心眼、想不开,还有很多人极端地认为,得了抑郁症就是疯了、傻了,无法治愈。这些认识上的偏差,使患者难以正确面对疾病,甚至出现病耻感,讳疾忌医。其实,抑郁症是可治疗、可治愈的疾病,希望公众能多些认知和理解,患者也要积极应对,勇于求治,最终战胜疾病。

     

        ●杨凤池(首都医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

     

        “抑郁”和“抑郁症”极易混淆

     

        将“抑郁”与“抑郁症”相混淆,是公众普遍存在的误区。实际上,这二者有着本质区别。

     

        抑郁是一种负性情绪,是许多人都体验过的情绪,也是一种正常且自然的心理现象。随着社会竞争压力大、生活节奏加快,人群的抑郁情绪有增加的趋势。但人生中总会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不能把偶尔的情绪低落归为抑郁症,出现抑郁情绪也不意味着就一定是得了抑郁症。

     

        抑郁症是个疾病的名称,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愉快感缺失为主要临床特征。公众不能望文生义,认为抑郁症就是不开心,或者认为感到忧郁就是抑郁症。抑郁症的核心,是内心的冲动和精神上的功能性疾患。

     

        需要注意的是,抑郁症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遗传因素,性格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等并不是造成抑郁症的必然因素。在同样的压力面前,并不是人人都会得抑郁症,因而,不应过分强调压力、紧张等因素。

     

        ●季建林(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理医学科主任)

     

        抑郁症的识别和治疗均不足10%

     

        我国抑郁症具有“三高两低”的特点。一是高患病率,我国情感障碍的月患病率高达6.2%。二是高复发率,90%的患者在抑郁首次发作后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复发,75%~85%的患者五年内会复发。三是高自杀率,患者终生自杀死亡风险约10%,即约1/10的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会有自杀死亡的风险。与“三高”相对应的是低识别率和低治疗率,目前对于抑郁症的识别和治疗均不足10%。

     

        其实,抑郁症并不可怕,它是精神类疾病中治疗效果比较好的一种疾病。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规范治疗,多数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获得最大程度临床治愈。但针对该病高复发的特点,患者应接受全病程治疗,即急性期治疗,巩固期治疗和维持期治疗。一般急性期治疗6周~8周,以控制症状,尽量达到临床治愈,然后巩固治疗4个月~6个月,而后维持期治疗1年左右。但首次发作的维持期治疗会短于反复发作的患者,多次复发的患者甚至需要终身用药。

     

        ●王刚(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

     

        急性期不坚持治疗更易复发

     

        目前,常用的抑郁症治疗方案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是最常用和首选的有效抗抑郁治疗方法。心理治疗可辅助药物治疗,改善正在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患者对服药的依从性,预防抑郁症的复发。

     

        需要强调的是,抗抑郁药物一般在治疗后1周~2周左右才开始起作用,并非“立竿见影”。所以,患者及家属对于治疗要有一定认识,治疗期间切勿因刚服药,觉得没什么作用,或觉得症状有所缓解就擅自停药。如果在急性期的治疗维持不下来,就更容易复发,对于控制病情也更困难。很多患者对药物治疗存在认识误区,担心抗抑郁药物有副作用,怕越吃越傻,担心药物成瘾等。实际上,抑郁症对身心造成的痛苦以及对工作、生活所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药物副作用,而且,随着治疗,副作用是可以慢慢适应的。

     

        此外,抑郁症患者往往生活在一个自我封闭的“玻璃罩”中,外部的世界现实、透明、看得见,却是隔绝的。因而,在患者处于疾病中时,寻求社会支持非常重要。他们需要找到一个正确的社会支持系统,需要身边人的“共情”。不管是来自亲人还是朋友,“倾听”“适当的肯定”等,都能对患者有所帮助。运动也是应对抑郁症的有效办法,研究发现,运动对抑郁症治疗的贡献度在20%。但是,当重度抑郁的病人精力减退,兴趣丧失,运动不起来,还是需要寻求专业的医学帮助。

     

        普通人或身边有人出现抑郁症的倾向,应该怎么办呢?日前,由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全国抑郁症协作组主办的“抑路同行——抑郁症大众教育路在何方”论坛在京召开,论坛主席、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刚指出,如果出现情绪不佳、身体不适,可用PHQ-9量表进行自我筛查。需要注意的是,PHQ-9并非诊断工具,只能帮助人们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就医。

     

        使用这个量表进行抑郁症筛查时,其中只要有四个条目评分为2分或3分,并且这四个条目包涵第一条和第二条,就意味着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比较大,需要找精神科专业的医生来明确诊断。

     

        另外,当医生为患者做出抑郁症的诊断之后,也可以使用PHQ-9来评估患者的严重程度。这时,把九个条目的得分加在一起,如果总分是0分~4分,说明没有抑郁症状;总分5分~9分,说明是轻度抑郁症;总分10分~14分,为中度抑郁症;总分15分~19分,说明是中重度的抑郁症;如果总分20分~27分,就是重度抑郁症。

     

        PHQ-9 9条目心情指数问卷

     

        1.做事时提不起劲或没有兴趣

     

        ①完全不会

     

        ②好几天

     

        ③一半以上的天数

     

        ④几乎每天

     

        2.感到心情低落、沮丧或绝望

     

        ①完全不会

     

        ②好几天

     

        ③一半以上的天数

     

        ④几乎每天

     

        3.入睡困难、睡不安或睡眠过多

     

        ①完全不会

     

        ②好几天

     

        ③一半以上的天数

     

        ④几乎每天

     

        4.感觉疲倦或没有活力

     

        ①完全不会

     

        ②好几天

     

        ③一半以上的天数

     

        ④几乎每天

     

        5.食欲不振或吃太多

     

        ①完全不会

     

        ②好几天

     

        ③一半以上的天数

     

        ④几乎每天

     

        6.觉得自己很糟——或觉得自己很失败,或让自己或家人失望

     

        ①完全不会

     

        ②好几天

     

        ③一半以上的天数

     

        ④几乎每天

     

        7.对事物专注有困难,例如阅读报纸或看电视时

     

        ①完全不会

     

        ②好几天

     

        ③一半以上的天数

     

        ④几乎每天

     

        8.动作或说话速度缓慢到别人已经觉察,或正好相反——烦躁或坐立不安、动来动去的情况更胜于平常

     

        ①完全不会

     

        ②好几天

     

        ③一半以上的天数

     

        ④几乎每天

     

        9.有不如死掉或用某种方式伤害自己的念头

     

        ①完全不会

     

        ②好几天

     

        ③一半以上的

     

        ④几乎每天

     

        备注:

     

        ①完全不会=0分

     

        ②好几天=1分

     

        ③一半以上的=2分

     

        ④几乎每天=3分

     

        ■延伸阅读

     

        精神分裂症并非抑郁症的升级版

     

        很多人以为,精神分裂症是抑郁症的升级版,抑郁症严重了或久未治疗,就会最终发展成为精神分裂。其实,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疾病。

     

        据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科学科带头人王高华介绍,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类疾病中最严重的一种,该病起病多缓慢,逐渐进展,病程迁延。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赵靖平在日前召开的“励精图治——精神分裂症全病程管理论坛”中指出,目前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规范诊疗情况存在诸多问题,过半患者没有开始接受早期、足量、足疗程的规范治疗。调查还发现,我国患者开始治疗的时间普遍偏晚,从发病到就诊的平均时间为1.5年。

     

        “首次发病是最佳治疗时机。”赵靖平强调,精神分裂症从发病到治疗,经历的时间越短,患者康复的概率就越大。但在治疗过程中,最主要的难题是高复发率,随着复发次数增加和病程延长,大脑神经会发生不可逆损伤。《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第二版)》中明确指出,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至少需要维持治疗2年,一次复发的患者则需要维持用药3年~5年,如果是多次复发,需要坚持治疗5年以上,甚至终生治疗。但北京安定医院普通精神病科主任王传跃坦言,因对药物存在排斥心理或担心药物依赖性,很多患者一旦感觉症状减轻或好转便自行减药、停药,导致疾病复发。其实,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相比较第一代药物,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较少产生过度镇静、肥胖、代谢异常等不良反应。

     

        此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副院长张宁提出,除药物治疗外,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规范治疗过程中,也可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在患病期和恢复期,患者会面临严重的失眠、头晕、疼痛、抑郁或焦虑等消极心理,此时配合心理治疗,可帮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康复。(马欣)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