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世纪30年代,社会学家吴文藻就指出,“我们就是要本着功能的眼光及制度的入手法,来考察现代社区及现代文化”。李俊教授的新著《中国农村社区建设:制度、功能和文化》(人民出版社2015年12月版)就是循着这种研究方法,立足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十年历程,对中国农村社区建设问题进行了系统阐发,是该领域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和开拓性的著作。
在理论立场上,作者关注的焦点是社会的维持与修复,考察了中国的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作者承认社会的整体性以及社会内部各部分间的固定结构,并肯定社会内部各部分为实现社会整体均衡的积极功能。在作者看来,社区是社会的基础和国家治理的单元组织,农村社区建设对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农村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因此,农村社区的共同体重建应以文化建设为路径,通过培养社区的共同体精神和社区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最终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在操作方法上,作者围绕“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的目标考察中国农村社区建设。作者系统分析了农村社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通过描绘农村社区治理体系变化的主要路线图、区分影响社区治理体系的内外因素、甄别农村社区治理体系的基本要素、探讨农村社区治理能力的价值向度等系列研究,展现了农村社区的治理制度体系建设。详细分析了社区服务体系与服务能力,重点区分了社区服务设施体系、组织体系、内容体系的层次结构,呈现了农村社区服务的运行过程。同时,通过全球化、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均衡化的多视角比较,结合对农民需求的分析,将社区服务能力的测评引向了农村社区服务能力测量领域。
在分析的目标上,作者强调通过文化建设培养社区建设的共同价值,进而培养共识性的社会道德。在作者看来,作为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一环,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既可以通过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又可以通过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培育农村居民的社区精神,以此强化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最终完成共同体的重建。
总之,作者以一个功能论者的眼光系统阐发了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路径,体现了其社会改造的理想,是一部系统性、独特性的村治力作。
(袁方成、邓涛,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教授,中国农村综合改革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