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23日 星期六

    法国:扶持政策推动出版业繁荣

    作者:本报记者 黄昊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23日 05版)

        在法国,无论是公交、地铁抑或公园、咖啡馆,读书的身影随处只见;大街小巷,各种规模的书店、旧书摊数不胜数;图书馆数量及藏书量在世界上更是名列前茅。可以看出,阅读早已成为法兰西民族的一种生活习惯。根据法国国家图书中心上一年度公布的调查数据,法国平均每人每年读书量约为16本,读书群体囊括各个年龄段及职业阶层,书籍种类繁多,文学、历史、社科、专业类书籍乃至科幻小说和漫画都拥有广泛受众群体。

     

    阅读是一种习惯

     

        除了香水和时装,巴黎也是一座弥漫着书香气的城市。相信来过巴黎的人,一定会对塞纳河两岸的一个个绿色木箱印象深刻,这便是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的巴黎旧书摊。1891年,巴黎市政府规定旧书摊位必须使用统一规格的木箱,并永久固定在塞纳河畔的石栏上。为了突出“旧”字,市政府还规定每个摊位的4个木箱里至少有3个必须用来销售古董或二手书籍,最后一个可用来销售纪念品或其他小物件。

     

        法国人看书并不挑时间或地点,在地铁车厢、路边的公园及咖啡馆里,甚至就在马路边,随处可见人们捧着书籍聚精会神地阅读,多则半个小时,少则几分钟。在法国的各种社交场合中,谈论一部共同阅读过的书籍往往是人们拉近彼此距离的最好方式。就某些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时,法国人更愿意以自己阅读过的书籍作为依据,把读书视作提高个人素质以及自身修养的重要手段。

     

    完善的公共阅读设施

     

        据记者统计,仅在巴黎市的20个区内,向公众开放的市属图书馆就多达72所,还不包括国家图书馆、国家资料中心以及各个大学、科研机构的附属图书馆。市属图书馆除音像资料外,所有书籍借阅全部免费,只需要登记有效证件并办理借阅卡即可。

     

        法国国家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之一,馆藏的书籍和印刷品达到一千四百万册,此外还有珍贵的作家手稿、版画、摄影、地图和平面图、乐谱以及各种多媒体资料,同时每年还会有15万册新的书籍通过送存、购买或捐赠等方式进入馆藏。

     

        此外,大大小小遍布巴黎的书店同样是人们平日最爱光顾流连的场所之一,书店几乎成为每一个大型购物中心招揽顾客的“标配”。在书店的书架前,很多人直接席地而坐,专心致志地翻阅书籍,每一类图书无论畅销或是冷门,都有其忠实的读者。

     

    注重对出版业的保护

     

        法国一直以来都是图书生产、销售和出口大国。据统计,法国目前共有大小出版社上万家,年均出版图书6万至7万部,出版业在法国文化产业中更是超过了影视和唱片业而居于首位,这与法国政府对图书出版业采取的经济扶持政策密不可分。

     

        在法国,出版、翻译等创作活动受到政府资助,从事开书店等与出版相关的行业也享受缴税、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如1981年设立的《单一书本定价法》规定,图书零售折扣不得高于5%,避免小书店被大型连锁书店、网络书店挤垮。2012年,奥朗德政府将图书增值税从7%下调至5.5%,2014年政府更出台扶植独立书店的补贴计划,国家图书中心和出版社联合出资1800万欧元,帮助实体书店度过“数字化转型”危机,避免读者从实体书店流失。与此同时,为了确保图书出版的品位,法国政府为引入冷门图书的书店提供国家补贴,比例最高可达成本的三分之二,这让纯文学作品得以在法国生存发展,每年都有大量新诗集出版——这是在其他国家很难见到的场景。     

     

        (本报巴黎4月22日电 本报驻巴黎记者 黄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