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20日 星期三

    光明专论

    芦山灾后重建: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生动实践

    作者:芦山灾后重建联合调研组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20日 01版)

        人类社会是在同各种自然灾害的斗争中不断成长进步的。灾后重建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是对一个国家的执政党治国理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检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而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正是对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生动实践。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国家,如何根据灾情大小、危害程度,构建更加科学高效有序的灾后恢复重建体系,更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一直是党和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7级地震,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强调探索出一条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恢复重建新路子。芦山地震3周年之际,我们在实地调研中欣喜地看到,当年满目疮痍的芦山地震灾区,如今已经变为欣欣向荣的美丽新区,实现了浴火重生,凤凰涅槃。中央有关部门、四川省以及芦山地震灾区的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认真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崭新实践和突出成效,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灾后恢复重建的精彩答卷,也为中国灾后恢复重建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一、体制机制创新为灾后恢复重建注入强劲动力

        是否具备立足现实的创新品格,是评判一个政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尺。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我们经历了一次次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也在不懈奋斗中收获了宝贵经验。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以中央统筹规划、直接安排部署为主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思路和对策,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投入过大、成本偏高、浪费较多、地方过度依赖中央等问题,必须寻找更加科学合理的灾后恢复重建办法。对于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作出探索灾后恢复重建新路子重大决策。这一重大决策,开启了我国重大自然灾害恢复重建由中央直接安排部署向地方负责制转变的新探索,充分激发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出事半功倍的作用,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实践的重大举措。

        中央统筹指导是首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深入灾区视察灾情,慰问干部群众,指导救灾工作,多次对灾后恢复重建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为重建工作指明了方向。国务院在科学评估灾情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各方面经费压缩的情况下,中央按既比照又高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标准,安排了460亿元中央财政重建资金。国务院各部委多次到灾区调研督查和指导,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重建中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保证了重建工作中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源头,从而保障了顶层设计的科学性和重建工作的可持续性,为恢复重建提供了根本保证。

        地方作为主体是突破重点。以地方政府为决策、实施和责任主体的“地方负责制”,有利于强化地方抗御重大自然灾害的责任和能力,有利于因地制宜采取有效对策,能更及时地发现重建过程中的难题和障碍,并迅速采取应对措施,是对地方党委政府执政能力、治理能力的重大考验。四川省第一时间成立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负责整个重建工作的组织领导,灾区市、县(区)两级党委政府自觉担负地方实施主体责任,建立起网络化、下沉式、专业性的重建实施组织体系,明确了责任主体和工作主体。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指挥体系,为重建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科学有序、高效统一的组织保障。四川省委、省政府大胆放权,结合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把重建项目的审核权下放到受灾市、县(区),即使保留在省政府的少数审批事项,省直有关部门也与市、县(区)积极研究建立“绿色通道”。自主权下放后,重建举措更加符合实际,避免了项目与资金“两张皮”的现象,大大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群众广泛参与是坚实基础。灾区群众是地震灾害的受害者,更是灾后恢复重建的主力军。能否广泛动员灾区群众参与灾后恢复重建,不仅直接关系灾后恢复重建的进程,也影响到群众对重建成果的满意度。在县、乡党委和政府的指导下,“自建委”在灾区“遍地开花”,从选房址到谈价格,从管理资金到监督质量,从收集建议到处理纠纷,全部都由群众自己做主。随着农房重建完成,“自建委”又过渡为群众对新家园环境治理、卫生、绿化和治安等进行管理维护的“自管委”,成为灾区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长效机制。广大灾区群众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不等不靠、攻坚克难的主体意识,精打细算,互帮互助,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起幸福美丽新家园。

    二、全面整体性重建确保灾区发展行稳致远

        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统筹兼顾,全面均衡发展,促进整体统一,才能保证灾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四川省制定了涉及城乡住房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11个专项规划。坚持在帮助灾区群众快速重建家园的基础上,统筹好当前与长远、生活与生产、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结合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促进灾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灾后恢复重建,产业支撑。产业恢复重建是解决受灾群众长远生计问题的关键,也是灾区实现后发追赶的强大引擎。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立足实际、发挥优势,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构建以文化旅游业为主导,以特色农林业、加工业和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形成了集约化、规模化的特色优势产业。灾区“造血”能力、经济总量和结构不断优化,一批新的增长极和增长点加快孕育完成,灾区群众致富奔小康之路不断拓展,自我发展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在实施农房重建中,同步推进了新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村庄自治管理和产业规划培育。每一个聚居点,都规划了不同的特色产业,通过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农事体验、乡村旅游等新业态,一批新型农村社区成为产村相融、农旅结合的典范,重建后的农村显现出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新景象。灾区教育科技、医疗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广播影视、社会福利、社会管理等公共服务设施重建全面、有力、有序快速推进,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水平同步提升。灾后恢复重建成为推动移风易俗的重要载体,在建好物质家园的同时,抓好精神家园建设。不等不靠、守望相助、感恩奋进的精神面貌成为灾区干部群众的崭新群像。“户户安居有业、民生保障提升、产业创新发展、生态文明进步、同步奔康致富”的愿景,正在变为生动的现实。

    三、绿色重建夯实灾区永续发展根基

        芦山地震灾区地处成都平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自然地理条件特殊,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是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地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大熊猫栖息地核心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要求高、任务重。同时,灾区又处在多条地震断裂带交汇处,山高坡陡、河谷深切、岩体破碎、降雨量大,次生地质灾害易发多发,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在这种背景下,灾后恢复重建必须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护生态是芦山地震重建的一条根本原则,在《总体规划》里专门单列了“生态家园”一章。

        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灾后恢复重建全过程。灾区党委和政府自觉强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工业与生态良性互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芦山、天全、宝兴等重灾区担负着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任,产业发展要求高、容量有限,客观上属于限制开发区。雅安市创新思路将雅安经济开发区全部作为“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异地支持芦山、天全、宝兴等灾区经济发展,实现了灾区涵养生态与异地产业发展的双赢。“飞地园区”招商中明确要求,无论投资额有多大,只要属高污染、高能耗项目,一律禁入园区。

        灾区人们深刻认识到,生态是最大的资源和资本,应着力将雅安的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价值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一座座集生产示范带动、现代农业产业孵化、生态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依托自然生态拔地而起,一栋栋特色鲜明的新建民居与绿水青山交相辉映,蒸蒸日上的旅游业助农户走上致富之路。灾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家园变果园,重建培育了农民持续增收的新增长点,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逐步实现了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向经济社会效益的高效转化,真正走上了一条有区域特色的生态科学持续发展道路。

    四、多元开放重建拓宽灾区发展路径

        芦山地震灾区位于西部高山峡谷,在人们过去的印象中,这里偏僻闭塞落后。实际上,雅安自古就是茶马古道川藏线的起点,宋代时曾专门在雅安设立“茶马司”,无比繁盛的通商贸易极大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和融合,也留下了多元开放的精神品格。面对灾后重建的艰巨任务,灾区人民拓宽视野,以多元开放聚力灾后重建,有力推动了灾区建设发展。

        芦山灾后恢复重建,中央划拨了大量资金,但仍需多渠道筹措解决。为破解资金难题,恢复重建采取了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的做法,面向全国招商引资,推动中期票据、灾区债券发行,整合专项资金,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切实发挥了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四川省还借鉴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经验,对雅安地区实施省内对口支援,深入探索市场为手段、利益为纽带、共赢为目标的长效合作办法,推动对口援建向对口合作转变,建立起“输血”与“造血”结合的援建帮扶长效机制。雅安不断拓展受援思路和合作领域,积极融入成都经济区“1+7”同城化发展,加强与援建市及其他区域合作,创造条件承接产业转移和人才辐射,开放合作水平全面提升。与此同时,雅安成立了全国首个抗震救灾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中心,通过开放式服务、项目化运作、科学化评估,持续开展“招善引慈”活动,大量社会组织和团体积极参与到灾后恢复重建中来。

    五、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决胜建成全面小康

        全面小康,核心就在全面。这个“全面”,就体现在不让一个人、一个地区掉队上。芦山地震灾区要以恢复重建作为新的起点,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在重建中,灾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恢复重建的根本出发点,最大限度集中资源推进民生项目建设。城乡居民住房、公共服务体系恢复重建进度始终快于灾后重建平均进度。震后10个月,625户政府“兜底”扶持特困户入住新居;震后12个月,4482户困难群众得到政府“一对一”帮扶搬进新家;震后20个月,8万多户农房重建完成并陆续入住;震后32个月,33000多套城房重建全面完工,同步完成近17000户棚户房改造。建成后的城乡居民住房均达到抗震设防标准和“三避让”要求,群众居住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恢复重建以来,灾区党委政府一手抓重建攻坚,一手抓脱贫攻坚,通过实施工业强市行动、生态富民行动、交通会战行动、城乡提升行动“四大行动计划”和“五个一”帮扶机制,精准推进脱贫攻坚。灾区每一名因灾受伤致残人员都得到妥善安置,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多、资金量大、涉及单位众多,钱的问题始终引人关注。雅安探索建立起市、县、乡(镇)、村(居)联动,以组织监督为主体、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为支撑的大监督格局,强力推进“阳光重建”“廉洁重建”,特别是专门出台重建政策、资金、项目、监督、企业信用5套信息公开方案,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始终坚持务实重建、节约重建、廉洁重建,不乱铺摊子,不搞形象工程,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灾后恢复重建的战场,同样是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的考场,检验并彰显着党员干部队伍的本色。灾区创新群众工作法,实行市级领导“包县联点帮扶”、市级部门“联村帮户”,270余名市、县领导干部联系143个乡镇(街道),6400名科级以上干部结对帮扶21万重建户。各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成为灾后恢复重建的“脊梁”,百姓的“主心骨”。成千上万灾区人民把党和政府的关怀转化为凝心聚力、感恩奋进的强大动力,通过一封封感恩信、一幅幅感恩画、一首首感恩歌、一座座感恩碑,抒发着他们对党、对祖国发自内心的感恩之情。

        (执笔: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赵周贤、徐志栋,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游承陆、罗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