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期间,素有“岭南第一陵”之称的广西桂林市靖江王陵,再次因遭私坟侵蚀引发关注。320多座古墓如今被万座私坟重重“包围”,整个王陵已成为一个乱坟场。更有村民成群结队地推销墓地,明目张胆地开具盖有村委公章的“收据”,买卖“业务”热火朝天。
靖江王陵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北15公里,东西7公里,拥有明朝11世靖江藩王、王妃和将军、大臣的320多座古墓,是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代藩王墓群。近年靖江王陵核心保护区内至少有四分之一面积已经被私坟侵占,乱埋乱葬数在2011年已经有2万多座,并且以每年1000座左右的增幅在继续发展,被私坟侵蚀最为严重的是明朝第五任靖江王朱约麒的端懿王陵。
端懿王陵占地约43亩,原有左右朝房、陵门以及守门狮、勇士控马等神道石作仪仗等建筑、石刻。如今高3米、直径约8米的端懿王陵遍布十几座私坟,王陵神道两旁建筑和石刻被私坟分隔得七零八落。文物部门调查发现,2011年端懿王陵遗址内私坟8349座,挂子山村超过1.7万座,近年来乱埋乱葬逐渐向靖江王陵核心地带蔓延。
记者在靖江王陵看到,陵园内,“修老坟、葬新坟”的广告随处可见,只要有人前来,村民便三五成群地向来人推销坟地。“王陵是风水宝地,人们都争相在这里安葬先人,墓地抢手得很。”一位妇女说,这一片仅剩两块墓地,每块1.4万元,包括土地使用、石碑等费用,“这些土地属于村集体,可以开具盖有村委会公章的收据,不用担心被拆除。”
靖江王陵作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私坟侵蚀乱象的背后是监管的缺失和整治的乏力。桂林市靖江王陵文物管理处副主任曾祥忠告诉记者,他们曾多次与周边村民交涉,却无奈于文物管理部门没有土地权属,也没有执法权,无权清坟,“每一次交涉都不了了之”,长此以往,导致私坟侵蚀愈演愈烈。
事实上,靖江王陵遭私坟侵蚀由来已久,乱象背后也有一定的历史原因。20世纪70年代,王陵未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前,桂林市把火葬场建于尧山,同时将端懿王陵遗址作为迁坟安置坟场。80年代后,大量私坟被迁入,乱埋乱葬逐渐形成规模。近年来,村集体非法出租、转让、出卖集体土地给建坟者,从中收取所谓的承包费或管理费,加剧了乱埋乱葬现象。此外,私坟远低于经营性公墓的价格也是助长私坟“入驻”皇家宝地的诱因。
如何把数万座私坟清理出去,还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清静?广西博物馆研究员郑超雄认为,政府部门应该切实担起责任来,多管齐下,综合施策,精准管理,“只要愿意管,没有管不了的事”。
郑超雄认为,全面治理靖江王陵保护区乱葬现象,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程序不当可能激起民愤。桂林市政府应积极牵头,厘清各部门权责,为相关部门执法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性指导,文物、民政等部门多方协作,基层村干部强化担当,村民要打消心头的“小九九”,真切感受“历史古迹与自然景致交相辉映在尧山”带来的获得感。治理,本质上是基于信任和理解的互动过程。
郑超雄建议,应由国土部门主持对靖江王陵所有野外文物遗址、保护区划进行界限划定,修建保护性生态围墙——遗址绿篱。此外,政府不让老百姓乱葬的关键,是要让他们有地方可以安葬,“政府必须拿出一片地来,集中安置保护区内的这些私坟”。
(本报记者 周仕兴 本报通讯员 杨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