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柏林4月15日电(记者田园)第四届中德创新大会于13日至14日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两国政府、学术和企业界代表围绕国家创新体系、生态保护、气候与能源、电动汽车、智能生产、水净化、生命科学等议题,就共同深入开展创新合作,展开对话。
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开幕式上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2015年中国全社会研发支出达到14220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一倍。“十三五”规划期间,中国政府将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万钢强调,中国将全力推动青年人国际化创新交流,鼓励青年人创业,建立开放的技术交流市场体系,使青年人能够实现他们的梦想。
万钢表示,中国和德国具有扎实的科技创新基础。中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并同德国工业4.0进行对接,共同促进两国创新产业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进步,推动两国合作深化。本次会议为两国明确创新合作的方向与重点,构建创新合作的平台。
德国联邦教研部国务秘书格奥尔格·许特说,德中两国都是创新大国,未来可在科研政策、工业4.0、新能源等技术领域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许特强调,年轻人是创新的主力军,两国应特别重视为以大学生为主的年轻人建立更加开放、专业的创新交流机制,搭建更好的创新平台。
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上,200余名中德专家学者分为三个专题讨论组,分别就国家创新体系、城市化领域创新、两国科技合作现状与未来展开深入交流研讨。
不少与会专家表示,此次研讨会给了两国学术界和企业界深入交流和探讨合作的机会,是一个平等、互助、互利的创新交流平台。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增长,作为世界老牌制造业强国的德国也越来越认可中国的生产能力和尖端产品。2014年《华为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82%的德国人认为中国企业有能力生产高科技产品。两国民众对彼此的认同是深入展开创新合作的重要基础。
中德创新大会由中国科技部与德国教研部共同举办,是中德创新平台框架下的重要对话机制,目的是吸引更广泛的政府部门、企业及研究机构参与,为两国创新体系、创新体制改革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政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