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16日 星期六

    说古论今

    黄金有价玉无价

    作者:杨雪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16日 12版)
    乌鲁布伦沉船中的黄金饰品。
    国际文化微信公众号《国际范儿》上线了!扫描并识别二维码,即可微信订阅。这里有更丰富、更立体的国际文化报道。

        最近首都博物馆的两个文物大展令观众欢欣鼓舞。说起来,两个展览都是围绕墓葬出土文物设计的,墓主人一个是2000年前西汉的海昏侯刘贺,一个是3000多年前殷商时期武丁的王后妇好。一个是正在进行的考古,一个则是40年前的重大发现,这两个不期而遇的展览,各有各的精彩,不过互为参照,对比着看,则让观众得到更多的启发。

        比如妇好的墓中就没有发现任何的黄金及金银器,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纹饰繁复的青铜器和数目繁多、质量上乘、动物形态丰富的玉器。而海昏侯的墓中除了与之一脉相承的青铜器和玉器,大量堆积的黄金成色十足,而且在多种文物上可见包金、鎏金银、错金银等相伴而来的先进技术。这种相隔千年却葬俗不同的对比,正可以成为“金玉同盟”在内的各种故事的注脚。金玉本属于不同的文化系统。玉崇拜在东亚至少可以追溯到八千年前的中国兴隆洼文化,是东方文化的象征;金崇拜在西亚亦可追溯到八千年前,是西方文化的标志。两个展览不言自明地印证了这一观点。

        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及地中海周围地区均崇拜黄金,黄金制品是西方古代文明的象征。约六千年前,埃及人就开始掌握了金银合金技术。约五千年前,两河流域男女贵族开始佩带金饰。世界上最早的成批黄金制品约见于公元前4500年左右、黑海西岸保加利亚的瓦尔纳红铜时代墓葬。瓦尔纳市是欧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有着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化。根据考古发现,距今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就有史前人类在此活动。公元前7000年,原始人类开始在瓦尔纳地区定居,成了欧洲大陆最早的居民。该地区的原始文明在公元前4000年的青铜器时代达到了顶峰,拥有当时欧洲东部最大的氏族部落群,发掘出的金饰、青铜工具和陶器做工精美,其工艺水平并不亚于古代埃及。3000多件黄金制品总重约六公斤,出土黄金比当时世界上其余地区出土黄金制品总量还要多。这算得上是上古世界黄金文化的代表。

        其实通过考古或文献,我们可以发现,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中,都有自己的贵重物品或者叫自己所认为的价值显赫的材料。这些东西并非仅仅是为了实用,它的价值也非客观的内在所决定的,更多时候只是主观的一种认定,是由特定的人群在特定的时期所赋予的价值。因此,闪闪夺目傲视群雄的黄金,在阿兹特克人眼里也许还没有亮丽的羽毛珍贵。就目前考古所知道的,这些价值显赫的材料真是包罗万象,如从新石器时代就被青睐的象牙、那些天然坚硬而又美丽的天青石、绿松石、黑曜石、玛瑙等。除了天然的物质,一些经过加工后能代表身份与名望的青铜器、丝绸、瓷器、玻璃等物品更是被许多文化所珍爱。这些显赫物品的共同特点是,它的价值是由社会距离和地理距离所决定的,社会距离是指越是稀缺、越是远离大众、越是社会上层才有能力获得和使用的物品价值越高;从地理距离上讲,越是来自远方的物品价值越高。

        埃及和两河流域的文明古国都曾为取得黄金和宝石征战四方,并不惜舟车劳顿,开拓长途的贸易之路。1984年,考古学家在乌鲁布伦地区发现了一艘沉船,这艘沉船中汇集了大量的后青铜时代物品,船上载有20吨人工制品。其中有乌木制品、河马牙、象牙、玻璃、象牙制品;金银器、铜锭、锡锭、青铜器和武器等金属制品,以及不计其数的琥珀和珠宝饰品,还有黄金、刀剑和印章等珍贵文物。在1984年至1994年长达10年的时间里,各路科学家会集于此,对船上的文物进行了来源分析。科学家最后认定,这艘船是从地中海东部的黎凡特出发,穿过塞浦路斯,从土耳其沿岸经卡什向西抵达克里特岛或者希腊的其他迈锡尼遗址,然后又在季风的影响下,掉头向南穿过空旷的海域来到北非,东到埃及的尼罗河口,最后返回老家时沉没的。而船上满载的物品正是船只经过的地方所能购买到的最珍贵的物品。

        制作玉器可以就地取材,也有可能来自远方。在商代妇好墓中出土的和田玉证明,在张骞开通丝绸之路以前,中原地区就已经和广阔的西域有着互动交流。只不过这种交流还是统治者的特权,以贵重物品交换为特点的政治和社会交往有的是仪式式的交换,用来建立同盟关系;有的也许是追逐奢侈的竞争性、炫耀性交换。

        东亚最早的金器见于齐家文化、四坝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及商代文化墓葬。夏商两代约千年,中国境内出土的黄金不过千余克,分布范畴主要也在西北部和偏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其次才是中原地区。东周,黄金才大量出现,经过了秦汉,逐渐成为财富与权威的象征。丝绸之路开通后,玉与金成为丝路上最常见的流通物资。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东亚的金文化与东亚固有的玉崇拜,逐渐成了中国文化的双重象征。

        老普林尼(他儿子被称为小普林尼)是罗马最有名的博物学家,他在公元初年的书中记载,罗马帝国在与东方的商业中支付了大量的黄金来购买丝绸。那时中国的丝绸与黄金等价,而“黄金有价玉无价”的谚语则说明“君子比德如玉”至少在汉朝还是一种风尚,虽然金缕玉衣、金匣玉册、金玉良缘很快就开始风行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