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13日 星期三

    长江经济带·新生态 新景观

    黄浦江述说沪上新故事

    作者:本报记者 颜维琦 陈旭 曹继军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13日 01版)
    黄浦江上的船舶。本报记者 闫汇芳摄
    黄浦江东岸慢行道。本报记者 闫汇芳摄

        上海是一座住在长江尾的城市。船只穿行,水鸟翱翔,长江汇入东海前的最后一条支流——黄浦江穿城而过,两岸新老建筑相得益彰,绿廊步道蜿蜒成趣。

        在大江大河遍布的中华大地,全长113公里的黄浦江算不上一条大河。从明代大规模疏浚黄浦,以致“黄浦夺淞”、逆袭而成大江算起,黄浦江的历史也不算长,不过600多年。可它却是一条流淌着故事的河流,融入了近代以来上海城市的成长史,浓缩了上海都市景观的精华。

        如今的上海市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亲近这条与日俱新的河流。从2002年启动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到2015年正式实施“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上海坚持“还江于民”,生态优先,文化并重,挖掘黄浦江两岸的历史文化积淀,打造世界级滨水公共开放空间,让“人水相亲”,让城市灵动。

        而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黄浦江两岸一直被厂房仓库、装卸码头、修造船基地占据,直到20世纪末依然是这样的景象:滨水景观衰败,生态环境退化,土地资源浪费。

        伴随上海产业结构调整,黄浦江沿岸众多港口、码头、工厂、仓库完成了搬迁或改造,港航、造船、钢铁等城市支柱产业优化重组。港口航运向长江、沿海转移,造船、港机等在长兴岛集聚建立新的产业基地。黄浦江两岸传统产业的退出为现代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上海黄浦江东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蒋卫中告诉记者,在开发过程中,每一处老建筑的保护、修缮和使用都经过反复论证,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历史建筑,优化城市空间,延续城市文脉,留住黄浦江的记忆。通过统筹岸线众多开发主体形成合力,到2018年底,利用沿江原有的煤炭码头、粮仓、船坞等工业遗存进行改造,打造黄浦江东岸的文化集聚带。

        “黄浦江沿岸的历史建筑、工业遗产是上海独一无二的珍稀资源,无疑是滨江开发的重点和亮点。”上海市黄浦江两岸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朱剑豪告诉记者。在他看来,如何让这些遗存获得新生,对上海是新探索、新挑战。而黄浦江两岸的新生,也是上海转型发展的缩影,这个实践案例做好了,本身对长江经济带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很好的启示。

        “还江于民”,修复黄浦江的生态环境,提升黄浦江两岸的社会功能,是贯穿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的原则。记者看到,黄浦江两岸地区规划沿江控制50米至200米不等的连续滨江绿带,并以此串联公园、广场、湿地,形成水绿结合的公共空间系统。浦西自北外滩到徐汇滨江、浦东自上海船厂到卢浦大桥基本实现滨江公共空间贯通,今后几年浦东将拆除滨江东岸的围墙、站点、商业设施等“堵点”,率先贯通21公里滨江岸线。

        朱剑豪说,经过多年综合开发,黄浦江摆脱了“东轻西重”的发展态势,黄浦江两岸已成市民体验水系自然环境、观赏两岸城市风光的公共活动带,正在实现由工业生产向绿地公园、亲水岸线和高品质的公共活动空间转换。“从地理位置看,上海是长江尾,从地位作用来讲,上海却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龙头。浦江两岸开发体现了上海经济转型发展的方向,两岸集聚了众多科研院所、先进制造业企业、科技型企业等优质资源,其产业转型将带动长江中下游产业转型发展。”

        黄浦江奔流向前,延续着变与不变的亘古主题。一座城与一条江的故事,仍在继续。

        (本报记者 颜维琦 陈旭 曹继军)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