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13日 星期三

    沪剧《邓世昌》

    唱出了民族精神与时代气息

    作者: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13日 09版)
    左为李建华饰刘步蟾,右为朱俭饰邓世昌
    沪剧《邓世昌》 资料图片

        电影《甲午风云》中,李默然塑造的邓世昌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沪剧《邓世昌》重新演绎这一题材,自2014年底首演,一年多来已在全国各地演出30多场。“老观众没有排斥《邓世昌》,能够接受更加丰富的表现手段;年轻观众也欢迎沪剧新探索,觉得《邓世昌》唱出了中国人应该有的精气神。”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说。

     

        两年打磨,三度提升,边演边改,最近沪剧《邓世昌》的主创们又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戏剧评论家和艺术家们坐在一起,研讨如何把这出戏“磨”得更好。上海沪剧院尝试突破创作和题材上的局限,探索沪剧的更多可能性。

     

    传统题材再创作

     

        前有成功的作品在,后来者能否突破?这是摆在沪剧《邓世昌》主创面前的第一个问题。中国剧协名誉主席尚长荣坦言,这也是他一直忧虑的:展现悲壮、厚重的历史,沪剧能不能拿下来?

     

        “以往对甲午海战的阐述,更多的是塑造邓世昌作为一位战争中的英雄,但是如果只写这一面,就会让这段历史显得激情有余而深情不足。在这方面,沪剧《邓世昌》有了很好的突破。”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荣广润认为,沪剧《邓世昌》尊重历史,又将历史和当代对接打通,把甲午海战中的民族精神实质发扬出来,同时又把复杂的历史环境充分展示出来。这样的作品在戏剧作品里是难能可贵的。

     

        “步步有戏”“回到了戏剧的原点”,多位戏曲研究者这样评价这出戏。沪剧《邓世昌》以甲午海战为背景,力图还原真实的历史,还努力对题材有更深的认识和发掘,对人物有更深的挖掘和更丰富的表达,让沪剧《邓世昌》有了更深沉、更厚重的感染力。比如,以往《甲午风云》里的刘步蟾是反面人物形象,在沪剧《邓世昌》里,刘步蟾和邓世昌的关系成为舞台上非常好看的两个男人的戏,剧作者的这一着力,成为剧中出色的一笔。

     

        “早在20世纪60年代,沪剧就曾上演过《甲午海战》。在当年舞台条件还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我们的沪剧前辈艺术家就有勇气在舞台上展现甲午海战这类军事题材,作为当代文化工作者,更应该有这份自信和内心的冲动,用现代人的艺术观和历史观重新审视、讲述这段历史,最大限度还原历史的真实。”茅善玉说,“我们希望能在保持沪剧特色的同时为沪剧舞台注入震撼人心的男儿气概和时代气息。”

     

    沪剧品格再拓展

     

        不只有“儿女情长”,不只有“西装旗袍”,沪剧《邓世昌》突破了人们对于沪剧的固有印象,在坚持沪剧本剧种特色不能变的前提下,大胆尝试其他门类的艺术元素,舞台样式和艺术手段更加丰富,以一出充满阳刚之气的男人戏,重新塑造了邓世昌这一民族英雄。

     

        茅善玉告诉记者,2014年正值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在重大的历史节点发出沪剧人的声音是沪剧的传统。这样的尝试能不能成功,大家并不确定。沪剧走到今天需要多方面改变,去适应这个大时代,特别是创作和题材选择上不能在小儿小女小情调中打转转。拓展题材也就打开了沪剧的格局。

     

        看了沪剧《邓世昌》,中国戏曲学会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所原所长王安奎被打动了。“这是一个英雄的史诗,也是一个历史的诗篇,整部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意,是沪剧《邓世昌》成功的重要原因。”王安奎说,近年来很多剧种都在着力突破本剧种的局限,这样的努力应该得到赞扬。当然,一部作品并不一定代表方向,剧种应该多样化,保持剧种优势,坚持各种风格的创作。

     

        在中国剧协副主席罗怀臻看来,沪剧《邓世昌》最可贵之处在于努力实现了传统戏曲的现代审美转换。“把一个历史人物放在历史背景下,展示一个时代年轻人的情怀、理想和他所处现实之间的矛盾,舞台视觉和听觉都带着强烈的当下审美的特征,这出戏的演出让我们感觉到,沪剧完全有可能在现代剧场继续延伸,继续获得当代年轻人的青睐。”

     

    精品打磨再思考

     

        眼睛不只盯着“内行”戏迷,争取更多的年轻观众,吸引更多的“外行”观众走进剧场,这也是上海沪剧院近年来一直努力的方向。茅善玉说:“现代观众有自己独特的审美需求,这种审美需求要求舞台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要与当下的社会现实和生活节奏相适应,不拘一格地去拓展题材,丰富艺术表现手法,呼应时代对于主流价值观的需求,引发观众共鸣。”

     

        沪剧《邓世昌》的成功,也让更多人思考,新创戏如何持续“保鲜”,而不是走完应景演出、完成获奖任务后就束之高阁。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张鸣认为,戏曲院团必须克服剧目创作中的盲目性和急功近利的心态,培养“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品意识和职业精神。在张鸣看来,好戏是不断打磨出来的,好戏还要坚持“戏保人、人保戏”,才有长久生命力。不然,戏是成了,但是不太能常演,就是因为演员经常凑不齐,长此以往,戏也成不了。戏曲剧目一定要为演员量身定制,和演员结合在一起才会双赢。以沪剧《邓世昌》为例,这出戏是为邓世昌的扮演者朱俭量身定制的。从25岁的邓世昌演到45岁的邓世昌,朱俭的艺术表现力在舞台上得到了很好的展现和提升,完成了一次自我超越。

     

        沪剧《邓世昌》的努力没有停步。就在3月底,上海沪剧院与上海市教委合作,将沪剧《邓世昌》一路唱进了大学校园。“我们要做的是一部唱得响、留得住、传得开的沪剧新经典。”茅善玉说。

     

        (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