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全面展开,我军迎来改革强军的新时代。置身改革,单位撤并降改、个人进退去留、部队训练转型……哪一个都不是能轻易跨过去的坎儿。面对这些,能否交出合格答卷?这是摆在每名官兵面前的时代之问。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今年年初,北部战区陆军开展“岗位学雷锋,强军当先锋”活动,官兵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军事变革大潮中续写新时代“雷锋日记”。
“坚决听党的话”
对原沈阳军区前进报社来说,2016年1月10日是个特殊的日子。那天,面对台下官兵,社长吴溪艰难开口:“根据国防和军队改革安排,《前进报》将于2016年1月16日休刊。”
话音未落,几名编辑当场就哭了。他们中有的军校毕业就来报社,有的一干就是30年,他们离不开报纸,就像战士离不开枪。而如今,报纸休刊了!
和他们一样,许多官兵正经历“人生大考”:有的告别妻儿奔赴千里之外,有的高职低配换岗任职。“我经历多次改革,但从没像今天这样,有着‘切肤之痛’。”一位面临转业的团职干部说。
“越是真切涉及自身利益,越要坚决拥护、绝对服从,这就是对党忠诚。”在“岗位学雷锋、强军当先锋”活动动员授课上,北部战区主要领导说,比起以往,今天,我们更需要雷锋精神,每名官兵都要像雷锋那样“坚决听党的话”。
战区陆军组织先进典型为官兵讲雷锋、谈信念。在某集团军,官兵制作雷锋听党话故事集、小动漫,把“一心向着党”“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儿,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等雷锋格言,张贴在官兵宿舍床头,引导官兵把习近平主席系列讲话当作“粮食”“武器”和“方向盘”,强化看齐意识。
此次改革,原济南军区联勤部副师职干部马国彦高职低配,拟任北部战区陆军机关某处副处长。他说:“接过雷锋的枪,就要像雷锋那样——革命需要我去烧木炭,我就去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枪眼儿,我就去做黄继光。”马国彦重整行装,一心扑到工作上。
“敢于压倒一切困难”
“难,太难了!”因编制调整,身为“老步兵”的某旅步兵一连成了机械化步兵一连,无论是作战套路,还是指挥方式,他们都得从零开始。
提起重组重塑,不仅是基层连队,就连战区陆军机关不少干部都觉得“难”。战区陆军新成立,怎么建、怎么管、怎么训,没经验可循;战区陆军部队从渤海之滨到林海雪原,“人多面广摊子大”,而机关人员编制却大幅减少;部队重组,带来新老武器混编,还面临信息化建设“烟囱林立”等问题。
在“岗位学雷锋、强军当先锋”活动中,官兵们找到答案:要像雷锋那样“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迎难而上、自强不息。战区陆军机关叫响“跑好‘第一棒’”,他们成立“践行主席训词、建设新型陆军”学习研究小组,夜以继日探索陆军转型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座座军营,从机关到基层、从将军到士兵,官兵们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作风刻苦学习,以夙夜在公宵衣旰食的干劲真抓实干,在攻坚克难中彰显担当。
善于“挤”和“钻”
第一次看到陆军的胸标和臂章,战区陆军机关干部张国强一时没看懂。在随后的改革专题教育中,他恍然大悟,“图案是履带主动轮加一双伸展的翅膀,寓意传统陆军插上机械化、信息化、立体化翅膀”。
但插上翅膀谈何容易?在某旅,列装某新式步战车的三营八连,首次岗位练兵比武,就“打了败仗”。指控信息系统操作,面对系统突然被屏蔽,车长满脸是汗却束手无策;车载导弹固定目标射击,炮长读卡程序不正确,导弹偏离目标。
“面对陆军转型,每名官兵都要发扬雷锋善于‘挤’和‘钻’的‘钉子’精神,做到干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真正顺应军事变革大潮。”战区陆军党委号召官兵发扬雷锋“钉子”精神,把聚精会神钻打仗练打仗作为重点,争创“雷锋战位”。
某旅三营八连响应这一号召,全连官兵铆足劲,白天车上练装备,晚上加班学理论,时隔不久,旅组织战术考核,他们成功实现漂亮转身。
(本报记者 尚文超 本报通讯员 付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