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10日 星期日

    两个人的“东归”

    ——新疆锡伯族夫妇的文化传承之旅

    作者:本报记者 毕玉才 刘勇 本报通讯员 张松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10日 04版)
    肖昌在即兴演奏。张松摄
    文兰近照 资料图片

        200多年前,他们的祖先奉朝廷之命,告别白山黑水,跨越大漠高山,从盛京(辽宁沈阳)出发,长途跋涉一年零三个月,到达新疆伊犁屯垦戍边。

     

        200多年后,他携带妻子,两个人“东归”,从遥远的新疆察布查尔,来到沈阳兴隆台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教授锡伯族语言、艺术,传承200多年不变的乡音乡情。

     

        东归西迁,一样的壮举!

     

    来自东北“老家”的诚挚邀请

     

        他叫肖昌,1953年生,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的第九代后裔。1764年,祖先“喀尔曼台”随同1020名锡伯族官兵,奉乾隆皇帝之命,连同家属共计3275人,从沈阳万里西迁到如今的新疆察布查尔,戍守边关抵御外侵,平息叛乱安定地方,在民族团结史上写下辉煌一页。

     

        在这支西迁队伍中,有一位10岁少年,也随父母一起出发。30多年后,他升任锡伯营总管,率领当地军民,历经6年,挖出深一丈、宽一丈二尺、渠面宽三丈、东西长达200余里的察布查尔大渠,把伊犁河南岸的荒原变成了金灿灿的粮仓。嘉庆皇帝下旨为其画像,悬于紫光阁。锡伯族人把察布查尔大渠视为母亲河,视他为民族英雄。他叫图伯特,姓伊拉里氏——肖昌爱人文兰的祖先。

     

        谈起肖昌夫妇为什么来沈阳,兴隆台镇退休老人傅永林最有发言权。1998年,作为兴隆台镇镇长,他到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考察时,与察布查尔歌舞团导演肖昌及少儿艺术团团长文兰邂逅。酒席宴间,肖昌一曲荡气回肠的《西迁之歌》,唱得傅永林热泪盈眶,当即向肖昌夫妇发出了邀请。

     

    绝不能让锡伯文化在咱手中失传

     

        当时,新疆伊犁师范学院准备成立艺术系,计划聘用的第一个人,就是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的肖昌,而且给出的待遇相当优厚:将他从察县正式调到伊犁,给一套住房,聘为“正教授”。这对于当时仅为“二级编导”的肖昌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但傅永林谈到锡伯族文化在东北“老家”的现状,又令肖昌夫妇割舍不下。察布查尔地处遥远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这里的锡伯族后裔比较完整地保存了本民族的语言、艺术、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而留在东北“老家”的锡伯族人竟没有一个人认识锡伯族文字,更没有一个人能说锡伯话。

     

        取舍两难间,肖昌的舅舅和文兰的父亲站了出来。“绝不能让锡伯文化在咱手中失传,你们两口子放弃个人利益吧。”两位长辈讲到家族的历史,讲了历代锡伯先人的担当,最后的结语是:“只有你们去,我们的文化才有复苏的希望。”

     

        2000年,肖昌和文兰告别了家乡,踏上了回东北“老家”的文化传承之旅。

     

    200多年不变的乡音乡情

     

        刚到兴隆台锡伯族小学时,学校周边只有一家缝纫机零件厂,放眼望去,一片荒野。肖昌夫妇住在小平房里,夏天闷热难挨,冬天寒风刺骨。比物质上艰苦更令人揪心的是,在锡伯族的源头之地,他们却没有听到久违的乡音。望着黑板上凝聚着祖先智慧的文字,孩子们仿佛是在看“外语”。

     

        小学1至3年级每周两节锡伯语课,进行得很艰难。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肖昌将锡伯族古老游牧与狩猎生活情景绘成图画,编成歌谣,讲给孩子们听;没有语言环境,他就留心孩子们的日常对话,把一些常用语翻译成锡伯语,教孩子们学习。

     

        艺术是人类共通的语言。来沈阳两个月后,为迎接一年一度的锡伯族西迁节,学校组织了演出队,赶排出了少儿群舞、双人舞、三人舞、歌曲等节目。新颖的形式、灵动的表演,引起了孩子们的浓厚兴趣,在西迁节上赢得满堂彩。这让肖昌夫妇找到了传承锡伯文化的便捷通道,除了教授锡伯语,夫妻二人开始传授声乐、舞蹈和民族乐器。

     

        2002年,一群锡伯族后代,组成“慕客登(锡伯语:盛京)少儿艺术团”,代表东北的父老乡亲,首次踏上西行的旅途,到乌鲁木齐、到伊犁、到察布查尔汇报演出。看到来自东北“老家”的孩子们的舞姿,听到200多年不变的乡音,远在新疆的锡伯族老人热泪纵横。

     

        2011年,沈阳市出资200万元,吸纳察布查尔县的锡伯族孩子,来沈阳学习声乐、舞蹈和乐器,学成后回察县民族歌舞团。沈阳市专门配备了30多名老师,对察县来的34个孩子一对一辅导。

     

        射箭是锡伯族人传统的优势体育项目,肖昌软磨硬泡,把在江苏射箭队当教练的表弟高德昌请来,组建了沈北射箭队。在2014年辽宁省运会上,沈北队拿了12块金牌!

     

        目前,肖昌参与编撰的《锡伯语速成读本》已进入了课堂,他研制的鹿头琴、费特纳等多种民族乐器广泛应用于锡伯歌舞演出,夫妻二人编导和参演的《喜利妈妈的传说》《在那遥远的察布查尔》等10余部作品多次获奖;16年间,100多个孩子在他们的培养下走进艺术院团,肖昌还成了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何钧佑锡伯族长篇故事”的第三代传承人。

     

        200多年前,3275名锡伯族人万里西迁,带去了一个民族的功业与梦想;肖昌、文兰夫妇200年后万里“东归”,成就了和“大西迁”一样的壮举。

     

        (本报记者 毕玉才 刘勇 本报通讯员 张松)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