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年年初巴黎《查理周刊》恐袭案开始,到今年3月22日布鲁塞尔遭受自杀式连环爆炸,以及同期在亚洲和非洲一些国家和地区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恐怖主义行径,给全球爱好和平的人们敲响了反恐警钟。而在欧洲发生的一系列恐袭事件中,因多名主要恐怖分子和嫌犯来自比利时,且比利时是按照人口比例赴叙利亚参加“伊斯兰国圣战”人数最多的欧洲国家之一,因此,比利时的一些地区甚至被贴上了“恐怖主义摇篮”的标签。
为遏制国际恐怖主义蔓延,从根源上堵塞欧洲人赴叙参加“圣战”之路,切断“伊斯兰国”(以下简称IS)的输血管,反宗教极端化教育成为当前欧洲的热词。仅有1100万人口的比利时因何有数百人前往叙参加“圣战”?比利时各级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预防宗教极端化?
日前,记者在安特卫普一家医院采访了穆斯林护工法蒂玛女士。法蒂玛做梦也没想到的是,家里竟然出了个“圣战者”。那是2013年6月的一天,儿子告诉法蒂玛周末要参加考试,从此便没了音讯。几天后,法蒂玛找到儿子留下的一封信:原来儿子去叙利亚打“圣战”了!后来,儿子从叙利亚打来电话说:妈妈,我在比利时没有前途和未来。我这样做是为了你。要是我死了,你可以和我一起上天堂。
法蒂玛的遭遇在比利时很有代表性。在欧洲整体经济复苏乏力的今天,一些第二代,甚至第三代外籍移民感觉受到西方社会的不公正对待,加之失学和失业率较高,极易受到极端宗教思想洗脑。而IS通过社交平台在欧洲大肆招募“圣战者”,甚至有一些招募者亲自在穆斯林聚居区的公众场所为IS招兵买马。他们在精神上允诺死后“进天堂”,在物质上则以薪金、“成家立业”、周游世界来诱惑。
弗拉芒语区维尔福德市宗教政策协调人索尔斯女士告诉记者,在维尔福德,赴叙利亚参加“圣战”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全市4.2万居民中有28人前往叙利亚,其中有些是未成年人。维尔福德是欧洲人均赴叙参加“圣战”人数最多的城市。警方注意到,该市目前还有70多人处在“可能离开”的状态,其中30人为未成年人。
尽管如此,同属弗拉芒语区的梅赫伦市却没有一个年轻人受宗教极端思想影响赴境外参加“圣战”。梅赫伦市有8万多居民,其中在12岁至24岁的青少年中,约40%具有移民背景,该市也是弗拉芒语区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且大多数是摩洛哥裔。梅赫伦市市长索玛斯曾任比利时弗拉芒大区首席大臣,现为欧盟地区委员会成员。索玛斯认为,梅赫伦取得成功主要是因为当地多年前就采取了预防年轻人宗教极端化的措施。他分析说,许多在比利时出生、长大的年轻人前往叙利亚参加“圣战”,是因为他们有移民背景,自认为受到西方社会不公正的待遇,没有感受到社会的正能量,从而容易受到宗教极端思想的蛊惑。索玛斯市长强调,反宗教极端化最重要的是要让青年人清醒地认识到,当一个人完全与社会隔绝后,宗教极端分子就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梅赫伦市采取了一套综合防范措施,并发动具有心理、反恐、宗教等专业背景的警察和经过培训的青年工作者共同参与,有效地防止了年轻人受宗教极端思想毒害。
梅赫伦警察局局长博盖尔茨告诉记者,警察局为每一位潜在的“圣战者”制作一份详细的档案,掌握其在校、工作、社会交往等各类信息,让其意识到自己并未与世隔绝,社会在关注着自己。同时,为其建立起包括家庭成员、老师、青年组织负责人,以及社区成员等在内的预防体系,随时提供心理和物质上的援助。索玛斯市长认为,预防宗教极端化的关键,还在于要让所有人都有归属感,做到包容、尊重每一个人。同时还要努力创造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信任的氛围。当一个年轻人有了宗教极端化的思想后,及时与其沟通,而不是嫌弃。
据当地媒体报道,一些比利时境外“圣战者”已经返回或打算返回比利时,大多数将回到布鲁塞尔和安特卫普市。两周前布鲁塞尔机场和地铁发生的自杀式爆炸案犯罪分子就有“圣战”背景。目前,比利时一些社会团体、清真寺和学校都在开展反宗教极端化教育运动。正如索玛斯市长所说,反宗教极端化是国际反恐斗争的关键,可以从根源上铲除国际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
(本报布鲁塞尔4月7日电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