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晚,在河北省廊坊市杨庄镇,“美丽杨庄”欢乐大舞台演出准时开演。演出现场,杨庄镇综合文体活动中心主任周宇和两位同事忙前忙后,人群中叫好声接连不断。
每周一次的欢乐大舞台演出,在杨庄镇要持续到今年11月底。而在不久前的春节期间,杨庄镇的群众文化活动也是多姿多彩,让乡亲们过足了“文化瘾”。
在农村,乡镇文化站人员往往身兼数职,“在编不在岗”“专人不专干”。廊坊市在调研中发现,相当一部分乡镇文化站既无人办事,也无经费保障,既不能“承上”,更难以“启下”,被群众戏称为“聋子的耳朵”。
变化缘于廊坊市实施的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程。“整合基层文化资源,建设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牵住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牛鼻子’。”廊坊市文广新局局长邵二玲介绍,廊坊下辖90个乡镇、14个街道办,三分之二的人口在农村。构建一体化、均等化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乡镇一级承上启下,是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关键。
杨庄镇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内,三层的小楼窗明几净,电子阅览室、图书室、书画创作室、乒乓球室、棋牌室、多功能厅、3D影院等敞亮、整洁。“这里全年免费开放,满足群众的文化活动需求。我们除了做好日常的服务工作外,还坚持常年培训文化活动骨干和文化志愿者,深入村街帮助组织文化活动。”周宇告诉记者,文体活动中心3名专职工作人员各有分工,今年的文化活动都已安排到年底。
有人干事、有钱干事,是廊坊市整合基层文化资源,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基础。针对过去乡镇综合文化站专职、专业人员队伍匮乏等问题,廊坊打破用人体制束缚,按照“市指导、县聘任、乡使用”的原则,由县级文化部门聘用有文化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文体活动中心负责人,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为每个中心配备两名大专以上学历、有专业特长的专职工作人员,建立起乡镇综合文化站专职工作人员队伍。
同时,廊坊市建立《乡镇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将乡镇公共文化服务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每个中心每年财政安排20万元以上的运行经费,专项保障文化活动开展,解决了部分乡镇经济实力偏弱、文化活动经费难以保障的难题。
统筹整合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让“千条线”归于“一根针”。廊坊市以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平台,把过去分布在不同部门、分散孤立、用途单一的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加以整合,在提供文艺演出、读书看报、展览展示等公共文体服务之外,还能集中为群众提供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农技推广等公共服务内容。很多乡镇中心还结合当地的文艺资源和非遗特色项目,打造出“一镇一特色”的品牌文化项目。
晚上7点钟,杨庄镇闵各庄村的文化广场上已是人头攒动。广场舞、扇子舞、大秧歌、评剧演唱……每天吃罢晚饭,到村里文化广场参加自己喜爱的活动,已成为很多农民的新“习惯”。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举手投足都有模有样的“姐妹花艺术团”。2015年,在全市业余文艺队伍技能大赛上,“姐妹花艺术团”夺得二等奖,拿到了价值1万元的文化活动用品奖励。“姐妹花艺术团”70岁的文化活动骨干王淑清告诉记者,艺术团扩大到40多人,还能在全市比赛中拿“大奖”,“文体活动中心功不可没”。
截至目前,廊坊全市104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全部达到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标准,每个文化站都配备有3名专职专干人员。全市所有行政村和社区配备了一名文化管理员,全市基层文化志愿者总数达16.3万人,成为活跃在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骨干力量。
(本报记者 耿建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