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08日 星期五

    舞台之光

    歌剧《唐豪瑟》:展现游吟诗人的爱与救赎

    作者:本报记者 牛梦笛 本报通讯员 汤嫣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08日 09版)
    歌剧《唐豪瑟》剧照 资料图片

        4月6日至10日,国家大剧院制作的德国瓦格纳歌剧《唐豪瑟》上演,为103天的“国家大剧院歌剧节·2016”揭开了神秘面纱。《唐豪瑟》由国家大剧院歌剧总监兼管弦乐团首席指挥吕嘉执棒演绎,汇集了恩德里克·沃特里希、芭芭拉·哈维曼、朱赛皮娜·皮翁蒂、马库斯·维尔巴等活跃在世界歌剧舞台的歌唱家,以充满象征主义色彩的舞美与视觉效果,将《唐豪瑟》的神秘魅力与“救赎”主题展现得淋漓尽致。

     

    描绘游吟诗人的内心世界

     

        歌剧《唐豪瑟》讲述了中世纪德国游吟诗人唐豪瑟,在维纳斯堡纵情声色不能自拔后请求“赎罪”而不得,为恋人所救的故事。该剧是德国音乐巨匠瓦格纳于1841年至1848年间创作完成的三部“浪漫主义风格”歌剧作品之一,其中《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已于2012年在国家大剧院亮相。此次《唐豪瑟》的首演,意味着国家大剧院已将瓦格纳“浪漫主义风格”歌剧全部展现。

     

        对于演员阵容,吕嘉介绍:“瓦格纳的歌剧很难唱,所以演瓦格纳的歌剧要有好的阵容,通常需要提前五年甚至十年把演员定下来。”饰演唐豪瑟的男高音歌唱家恩德里克·沃特里希,以雄壮有力的声音塑造了中世纪游吟诗人在欲望之爱与圣洁之爱间的游移与抉择;饰演伊丽莎白的女高音歌唱家芭芭拉·哈维曼,也以充满戏剧性又抒情温暖的声音,表现出人性的美好与爱情的高洁;而朱赛皮娜·皮翁蒂以精湛的演唱与表演,传神地塑造出妖娆又拥有强烈占有欲的维纳斯,强大的演员阵容以专业的水准、倾情的演绎,带领观众走入中世纪游吟诗人的心灵世界。

     

    管弦合唱增色歌剧魅力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与合唱团的演绎也为整部歌剧增色不少。尤其是管弦乐团演绎的《唐豪瑟》序曲,短短的14分钟浓缩了歌剧最精彩和凝练的部分,跌宕起伏,令人回味。在整部歌剧中,音乐与人声紧密交融,源源不断地释放出音乐能量。正如吕嘉所言,“瓦格纳的作品,人声、乐队与和声是综合的、一体的,他的作品更像是音响的洪流,具有强悍的德意志风格,光彩夺目。”而歌剧中大量的合唱段落则在国家大剧院合唱团的演绎中焕发出动人光彩。其中,歌唱比赛大厅里宾客们的合唱雄伟大气,两度响起的“朝圣者的合唱”庄严感人,维纳斯堡水妖们的合唱则充满了难以抗拒的魅惑。

     

        剧尾,年轻的朝圣者们唱起表现唐豪瑟得到救赎的合唱,仿佛巨大声浪扑面而来。歌唱家、乐团、合唱团的所有演出特色汇聚一体,让观众感受到了瓦格纳歌剧音乐的独特魅力。

     

    舞美设计充满象征主义

     

        在舞台视觉呈现上,歌剧《唐豪瑟》充满了象征主义的色彩。担任该剧导演、舞美设计的欧洲著名导演皮耶·阿里,将舞台的核心设计为一座有着四个侧面的宏伟建筑,不仅让剧中维纳斯堡、瓦尔特堡歌手比赛大厅、瓦尔特堡的山谷等场景进行灵动转换,同时充满了深刻的寓意。

     

        皮耶·阿里说:“如同某种阴阳之间的渗透,这座巨大建筑的每一个侧面,都是对另外一面的否定。例如,维纳斯堡具有诱人的幻觉,代表着罪恶的面貌。然而,它的后面就是瓦尔特堡。城堡置身于自然当中,有钟楼发出的声响和鸟儿的啼鸣,也有晨曦与黑夜,它们都为灵魂带去安宁。”皮耶·阿里也通过丰富的影像极大地丰富了舞台的视觉。其中,第一幕维纳斯堡海妖们的舞蹈、第三幕“朝圣者的合唱”等段落,都通过与舞台表演、音乐交融结合的影像,将有限的舞台空间给予无限的拓展与延伸。

     

        在接下来的国家大剧院歌剧节里,原创歌剧《长征》、武汉歌舞剧院歌剧《高山流水》、天津音乐学院歌剧《岳飞》等将讲述中国故事,弘扬民族精神。同时,威尔第歌剧《茶花女》、德沃夏克歌剧《水仙女》、罗西尼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以及中央歌剧院《蝴蝶夫人》,也将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展现世界经典歌剧的魅力。

     

        (本报北京4月7日电 本报记者 牛梦笛 本报通讯员 汤嫣)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