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05日 星期二

    声音

    作者:刘博超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05日 15版)

    教师要引领社会走向有序、和谐

     

        楼宇烈(北京大学教授)

     

        作为教师,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如此才能成为人们的榜样。做教师要比常人多两颗心:爱心和耐心。在教育中,师德是最根本的。教师首先要做好一个人,然后才谈得上职业德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教人懂得如何成为人。人,不能光靠物质生命引领,而应该让精神生命发光。通过教育,要求人不能仅仅做一个普通的人,还应该不断提升,成为社会的引领者。因此,教师除了要努力提升自己,更应该给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风气,引领社会走向有序、和谐。我们不仅要抓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更应该重视整个社会在教育中的作用。教师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如果每个教师都能发扬正气,做点善业,整个社会就会正气上扬,呈现一种奋发向上、与人为善的风气。

     

        (采自由敬德书院与中国教师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家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教师·敬德会讲”第三期)

     

    高质量的学习是一种对话与修炼

     

        佐藤学(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未来学校发展当中将要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成就高质量的学习。高质量的学习是一种对话与修炼的过程。学习是从已知世界出发,探索未知世界之旅;是超越既有的经验与能力,形成新的经验与能力的一种挑战。高质量的学习是共同学习,它包含三个因素:相互倾听,有挑战性,符合学科本质。倾听他人的声音是学习的出发点,越会倾听的学生越善于学习。因此高质量的学习是探究、思考不懂的事情。业已懂得、理解的东西即便滚瓜烂熟,也不能称为“学习”。真正让学习发生的场所应该是安静的,可以敞开心胸的、温暖的地方。唯其如此,共同体学习的独特价值才有彰显之可能,这也许是我们可以期望于将来的所在。

     

        (采自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与中关村第一小学联合推出的“对话佐藤学”学术研讨活动)

     

    学校将成为虚实融合的智慧生态空间

     

        余胜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今后的学校将会打破校园边界,成为虚实融合的智慧生态的空间。

     

        在这种生态环境里面,学生通过接触老师、家长、同伴,通过手机、平板电脑可以接触到更大学习共同体,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源。在这种生态环境中,他们彼此之间与教师之间,与家长之间以及与社会专业人士之间存在着不同于现代形态的互动关系。学生的主体地位明显凸显出来,使得学习的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每个人既是知识的生产者,也是知识的交互者。这是一个充满活力,人性化和高度社会化的空间,不再是静态知识的仓储,而是开放、流动的,连接智慧的网络和个性化的发展空间。

     

        (采自由中国教育学会高中专业委员会主办,三好网承办的“2016互联网+个性化教育发展论坛”)

     

        (整理:刘博超)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