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边陲热带雨林中,隐藏着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傣族寨子勐景来,它地处中缅边境的勐海县打洛镇,寨东的打洛江边矗立着中缅229号界碑。在边境生活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这个寨子还保留着弥足珍贵的傣族传统文化,无论是镌刻在雨林贝叶上的经书、从土窑中出品的慢轮制陶、俏丽雅致的干栏式吊脚楼还是竹桌上的糯米、喃咪、包烧,无不彰显着傣族的信仰与文明。
勐景来村中有一处静谧之地,粉蓝粉红的小花开满小小的木栅栏里,栅栏后就是敞开式带天棚的制陶坊。每次路过的时候我总是被摆放得错落有致的一堆陶陶罐罐所吸引,经常走过去看一看,聊聊天。
这个制陶坊是由村里的一对母女经营的,56岁的玉相论和36岁的玉应坎。
陶器是傣族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器皿,可以存放米、茶叶、饮用水、还可以用来煮汤等。走进玉应坎家,院子墙角显眼地堆着半人高的褐黄色的原料土。
玉应坎家制陶用的陶土都是从勐海县的勐遮进料,以3∶1或4∶1的比例与勐景来寨中农田里的泥土混合而制。慢轮制陶凝聚了先人几千年的智慧,一块固定在木板上可以转动的圆形泥板就是最重要的工具。玉应坎把搓好的泥条按成一个圆饼做陶罐的底部,再用泥条按照陶罐的大小形状往上叠压,一手按一手慢慢转陶轮,然后配以竹刀、木板、圆石等辅助工具让陶泥表面光滑圆润,最后用印花或竹签等方式刻上花纹,一只陶罐泥胚就做好了。她五年前跟母亲学习制作傣陶,刚开始经常失败,经过几年的经验积累,能熟练地上手小型陶罐,体型大的陶罐还得由母亲玉相论亲自操刀。
大陶罐在转轮上不容易拉制出来,泥太厚容易裂,泥太薄又容易碎。另外,制陶是个心情活,心情好时,一天能出好几个陶罐泥胚,若心情不好,一个陶罐改来改去还是成不了型。拉制好的陶罐泥胚一般要晒两到三天,再以800到1000摄氏度的温度在砖窑中烧制一天即可。这种纯手工制作的陶罐,每一个都独一无二,充满了灵性。
玉应坎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培养6岁女儿玉光香对制陶的兴趣,傣族制陶女性居多,女儿将来能继承衣钵那是她最高兴的事情。
带有流水线意味的工业化技术已然削弱了器物之于人的独特性和唯一性,因而在一个国境线上小小傣村的手工陶坊,手捧这样一件蕴藏了精诚灵性的物件,也足以让人珍重而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