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一个令人慎终追远的日子。在草长莺飞、万象更新之际,人们追怀先人,在新与旧之间求得情感上的贯通。绵延2500多年的清明节,今天又该有怎样的面貌?
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生根,需要现实的土壤接纳,清明节也不例外。在古代中国,人们“事死如事生”,祭祀也上升到了“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高度。以往,清明节这天常见大肆铺张的祭祀、庸俗粗糙的祭品、烟雾缭绕的香火、震耳欲聋的鸣炮,这种习惯与当代人的环境理念、生活方式格格不入。因而近些年来各界也在不断呼吁文明祭扫,希望让清明节跟上今天的节奏,日渐平和、绿色,既不失人情味,又能少些烟火气。
传统有“变”,也有“不变”,变的是表达形式,不变的是情感内核。近些年,清明的纪念形式愈加多样,有人主张写文章来寄托哀思,有人建立网页追思先人,人们更加重视心灵的满足。值得注意的是,也曾有店铺针对无法回家上坟的人推出“代客扫墓”业务,但却受到冷遇。其实,这种不被接受也在情理之中,因为祭祀毕竟离不开真情实感,与逝者毫无情感联系的祭扫服务,失去了文化内涵,只剩空洞的形式。
从上述正反两方面看,只要追思逝者的情感内核还在,留住慎终追远的文化传承,清明纪念具体的表现形式大可向更适合当下精神的方向转变,更符合文明理念,更突显文化内涵。
与文明祭扫相联系的,是殡葬理念的转变。近日出台的《北京市殡葬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指出,公墓不再新建传统墓碑,对于租用合同到期的传统墓穴原则上不再续租。在老龄化社会来临、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生态安葬是面向现实的选择,也是当代文明理念的发展趋势。不少地方都出台了类似的规划与倡议,舆论也在呼吁殡葬形式的变革。这些措施和呼声,就是让“身后事”更契合当下环境,让包括清明节在内的习俗与传统,能以更具现代感的面貌延续下去。
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清明节的核心价值是对先人的追思和缅怀,是对往事、精神家园的思念。在日新月异的今天,这样的情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珍视,这是清明传统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更新文化传统的面貌,使其更符合当代社会的价值理念。“祭如在”,只要我们心中留有对故人的眷恋,无论身处何方,一捧鲜花,几行诗句,闭眼凝思,喃喃低语,都可以把我们的思念带向远方,让我们的情感得到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