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3月31日 星期四

    河南永城:造律台铸就法律文化名片

    作者:本报记者 丁艳 《光明日报》( 2016年03月31日 04版)

        在河南省永城市西南,一座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的古建筑格外醒目。这就是位于酂城镇酂南村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汉造律台遗址。业内专家认为西汉名相萧何为汉高祖刘邦在此造律,制成汉律九章。《九章律》被认为是中国最早也是世界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律。

     

        如今,法律文化已浸润当地数千年,而造律台则成为永城的又一张亮丽文化名片。

     

        坐落在小村落里的法律圣地

     

        走进酂城镇酂南村,不时能看到一些古旧的砖瓦碎片,静静地散落在村民们的墙角屋后。

     

        “古人诗词中的秦砖汉瓦,基本上在酂南村家家户户都能看到。”永城市汉文化研究会专家江华告诉记者。

     

        江华表示,相对秦砖汉瓦,在酂城无人不晓的则是西汉造律台。遗址上层为商代遗存,下层为龙山文化遗存,曾出土石斧、骨箭头、骨锥等等。1963年6月,西汉造律台被河南省确定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西汉造律台被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对于考古发现,76岁的酂南村村民、萧何后人萧祖运老人更为津津乐道的是:“造律台就是当年萧何造汉朝九章律的地方,酂城文士丘生也协助萧何造律了,丘生背母休妻的故事俺村人人都会讲。”

     

        2009年8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12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永城市召开,来自国内外的200多名秦汉史研究专家讨论形成决议指出,萧何召集汉朝文士在酂城造律台,造汉律九章。

     

        算一笔历史文化的绿色经济账

     

        来到造律台遗址,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池清泉,池塘相传是当年萧何垂钓的莲花塘。台前山门上“西汉造律台”五个古色古韵的大字,在初春的阳光照耀下更显厚重。

     

        台因人留名,人因台功成。史料记载,刘邦建立汉王朝后命萧何在其封地酂台参照秦法造律,东汉史家班固在《汉书·刑法志》中记载:“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因萧何受命在此造律,律成,酂台被后人称为造律台沿用至今。

     

        在保护历史文化中寻求科学发展,“汉兴之地”这张名片早已让永城尝到了文化保护和开发并举的甜头。

     

        永城市委书记马富国告诉记者:“习近平总书记讲过中华文化发展繁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保护历史文物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在保护历史文化遗址、弘扬历史文化精神的同时,打造文化绿色经济繁荣带,永城很契合这条发展之路。”

     

        如今,计划投资3.5亿元、占地300亩的以法律历史文化遗产为核心的绿色旅游经济带规划已经形成,对造律台景区进行开发和保护,包括修建法律博物馆、整修造律台、精修莲花塘、汉式建筑物等。

     

        记者在酂城镇党委书记曹朝晖的办公室看到,四张地图和一张规划图贴在两侧墙上。“造律台项目建成后,将拉动酂城实现旅游收入1.5亿元以上,带动当地就业2000人左右。”曹朝晖说。

     

        法律文化基因在传承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员、韩国首尔大学教授金炳俊和尹在硕曾评价:“《九章律》是上承商秦、下启隋唐的一部法律,在韩国萧何被称为‘律圣’。”他们还专程到造律台拜谒。

     

        如今,法律文化以不同形式在酂城传承。造律台作为文化内涵丰富的历史文物,在国际和国内法律界都有很大影响,对于崇敬先贤、重法遵律、警示后代具有重要意义。

     

        “遵规守纪讲信誉”早已内化为酂城企业家们的行事准则。20世纪八九十年代,高传禄作为酂城第一代企业家,创办的清华纸业集团上缴利税高峰时期占到永城财政收入的80%,随着环保要求逐渐升级,高传禄带领工人主动关停了厂子。“响应国家号召没啥说的,环保最重要,不能断了子孙后代的路。”随后高传禄带领大家走上转型升级、集约节约发展之路。

     

        高传禄给酂城年青一代上的生动文化传承课,已经产生效用。酂城镇80后创业者丁铁映大学毕业后回乡创业,在遭遇自然灾害后,即使流转到手的土地赔钱也与签了合同的农户足额清算租金。“做企业再难也不能失了信誉。”

     

        在酂城,老百姓的生活和性情也深受法律文化的影响。酂城镇朝天椒品质优良,年产量达25万~35万公斤,产品行销全国各地甚至远销至东南亚各国。酂南村党支部书记朱卫东告诉记者:“朝天椒果实都是竖直向上长,味极辣,特别像法律的刚正。俺村人特别喜欢吃这种辣椒,人也跟这辣椒一个秉性。”

     

        记者从永城了解到,酂城法制建设和信访稳定工作连年在河南全省、商丘市名列前茅,多年保持非正常信访事件零纪录。(本报记者 丁 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