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3月29日 星期二

    凌云展翅为超越

    ——记全国三八红旗手、中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副团长李凌超

    作者:本报记者 尚文超 本报通讯员 张雷 周建华 《光明日报》( 2016年03月29日 04版)

        2月29日,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暨全国三八红旗手(集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当一名身着蓝色军装、肩披“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绶带的女军人走上主席台,全场响起热烈掌声。当晚,她的故事传遍各大主流网站,千万名网友在点赞的同时,记住了她的名字:李凌超,中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副团长,我国第七批女飞行员。

        “要说飞行,还得从名字说起。”李凌超出生在辽宁沈阳,父亲曾是一名空军飞行员,出生时父亲希望她能接过自己的驾驶杆,便取名“凌超”,寓意“凌云壮志、超越自我”。

        1997年李凌超高考时,赶上空军招收女飞行员。从小热爱飞行、崇拜父亲的李凌超想报考飞行学院,但母亲担心她的安全,揪心地说:“替你爸担心了半辈子,他终于平安落地了,你是不想放过我的下半辈子啊?”“飞行是我的梦想,我绝不后悔。”李凌超异常坚定。她一路过关斩将,以出色成绩考入空军航空大学。

        一入校,李凌超就碰上“硬茬”。基础训练阶段,李凌超的体能考核总是靠后。第一次3000米测试,她后半程几乎是走下来的。怎么办?别人跑5公里,她就跑10公里,别人做50个蹲下起立,她就做100个,每次强化训练都大汗淋漓、腰酸腿痛,脚上的水泡更是磨了又起、起了又破,最后长成老茧。这样几个月后,昔日柔弱的样子不见了,体能考核顺利通过,成绩排在同批女飞行员前列。两年后,她转入飞行学院开始学习飞行。北方的冬天,机场寒风瑟瑟,零下二十几摄氏度,空中温度更低,飞机上没有任何取暖设备,但李凌超学习飞行的热情一点不减。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钻劲,李凌超在校期间年年被评为优秀学员。

        经过刻苦训练,2001年,李凌超与20多名姐妹一同分到素有“女飞行员摇篮”之称的空军航空兵某师。想着终于能驾机执行任务,李凌超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为了背画一个油路图,她反复练习10多次;为了搞懂一个电门工作原理,她大中午爬进机舱研究摸索。正当她信心满满,想大干一场时,却患上颚骨病。“当时情绪非常低落,因为耽误大半年,我就可能掉队。”李凌超躺在病床上,心绪难平。于是,她坚持在病床上学理论,病休期间还跑到机场观摩战友飞行。

        功夫不负有心人,病愈没多久李凌超就赶上战机改装进度,在军区空军航空理论岗位练兵竞赛中夺得第一名,在同批姐妹中第一个放单飞、第一个通过一号天气标准考核、第一个当机长,成为名副其实的战斗员。

        每次升空都是凌空超越的开始。如今,李凌超已经成长为一级飞行员,具备多种机型机长、教员、指挥员资格,很多急难险重任务,都留下了她飞翔的身影。2015年6月1日夜,“东方之星”号游轮翻覆,空军某机场一架银色战鹰闻令而动、迅即升空,驾驶它的正是李凌超。部队远海训练,李凌超带机组积极应对海上风浪大、天气变化快、没有参照物等严峻挑战,超长时间、最低高度海上飞行,取得运输机远海低空机动飞行的历史性突破。去年,部队在未知条件下实兵拉动,她顶住压力,凭借精湛的飞行技术、顽强的战斗作风,首次夜间驾驶新机型奔袭3000多公里,将战斗人员空运至指定区域——实现一次完美的超越。(本报记者 尚文超 本报通讯员 张 雷 周建华)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