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对各类学校而言,宿舍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交流的场所,也是学生基础文明教育、行为习惯养成、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阵地。发生在宿舍里的故事,镌刻着青春的记忆,见证着学子的成长,也承载着一所学校的文化传统,凝聚着它的精神与气象。为呼吁各类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宿舍文明,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今日起,本报开设《宿舍里的文明》专栏,通过本报记者的寻访和挖掘,讲述各地学校从治校历史传统和当下实践中汲取精神营养,培育与建设当代宿舍文明的生动故事。
南开大学学生宿舍楼内都有一个“诚信超市”:从选购商品到投币付款,全程无人看管。“我们希望通过自助购物,引导学生们诚实做人、守信做事。”学生生活指导中心朱庆磊老师说,“目前的情况让我们感到欣慰,自‘诚信超市’运行以来,收支基本平衡。”
一直以来,南开大学十分注重学生宿舍的科学管理与文化建设,围绕“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不断探索以构筑“人文雅舍”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养成性”教育,一代又一代南开学子从中汲取养分,健康成长。
宿舍管理张弛有度
当年,“南开校父”严范孙亲自为南开学生立下“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40字“容止格言”。老校长张伯苓则将此作为“镜箴”镌刻宿舍门廊立镜处,要求南开学子时刻保持整洁合度、积极向上的仪表风貌,养成平和、宽仁的处世态度。
时至今日,“四十字镜箴”依然挂在每一幢宿舍楼的大厅处。曾住在学生第十宿舍的常小松如今已成为远赴西藏支教的老师。他说:“要将南开这种律己传统带到青藏高原,激励我的学生们。”
管理也并不总是严肃刻板的。“这只杯子一直摆在我的案头,它承载着我本科4年里和姐妹们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说话时,数学学院研究生王坤一直摩挲着那只印有她和5位室友笑脸的水杯——这是她们被评为“特色宿舍”的奖品。早在90多年前,南开就创办了“考美”制度,评“美”较多的寝室每人会得到一只瓷杯,上面特别烧制一行小字,注明是“考美”奖品。
传统绵延至今,“考美”演进为“特色宿舍”年评制度:获评“特色宿舍”的每一名学生仍将得到学校颁发的瓷杯,杯身上烧制室友的合照。如今,“特色宿舍”已评选至第9届,累计有631个宿舍2979名学生获奖。
“特色宿舍”评比制度获得了教育部的高度肯定。在全国第7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南开大学申报的“用心筑就‘人文雅舍’——南开大学加强宿舍文化建设打造良好育人软环境”项目,经过专家组的严格评审和公示,夺得特等奖。
南开大学在宿舍管理方面不断推陈出新。今年,借津南校区启用之机,学校在宿舍分配、管理方面又有了新思路,通过“新生报到网”围绕学生兴趣爱好、作息习惯等特点进行前期摸底,作为宿舍安排的参考因素,减少因生活习惯不同引发矛盾的可能性。在新生报到前,学校就将宿舍分配情况在网上公布,方便同室学生互相熟悉。
“当我们知道分在一个宿舍后就建立了一个QQ群,来校报到前我们几个就已经很熟悉啦……”金融学院2015级新生聂心培提起她的3位室友,用“一见如故”来形容。学生辅导员王晓娟介绍说,学院在每个宿舍都会安排一位天津学生,方便外地同学尽快熟悉天津;同时保证其他3位学生来自不同省份,“这样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开阔眼界。”
宿舍文化润物无声
在刚刚启用的津南校区学生宿舍3号楼,汉语言文化学院的两位研究生刘瑞麒和刘小智亲手打造了一间“墨香寝室”,目之所及皆是书法作品,大大小小30余幅。他们自豪地把寝室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后,浓郁的“中国风”令同学们纷纷点赞。校长龚克听说后赞许道:“我一定要到这间宿舍去看看!”
汉语言文化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坚介绍,作为留学生“聚居地”,学院一直鼓励中外学生相互交流,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寝室”。目前该院20多个学生宿舍均围绕“中国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参与了文化寝室设计活动,除“墨香寝室”外,学生们还自己动手打造了中华诗画、茶文化等主题宿舍。
如今南开大学的各个学院都结合各自专业特点,打造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宿舍,也涌现出一大批为人称道的“好室友”: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的国防生唐航每天早晨带领室友跑步、整理内务;外国语学院“骑行寝室”的3位男生结伴骑行闯天涯,曾在海拔超过3000米的青藏高原上4天骑行360公里;软件学院研究生张琳琳和她的室友们免费为全校师生维修电脑,还发起组织了“电脑医生下社区”的活动……如此“致青春”,温馨且美丽。
在各个宿舍的走廊区,记者看到,不同专业的学生围绕各自学科的特点,以专业的经典知识为主要内容,配以趣味常识,精心设计出386幅文化展板,建成了特色鲜明的“宿舍文化长廊”。漫步于此,从“佳肴珍馐,化学争锋”到“宇宙的历史”,从“人际关系心理学”到“世界十大法学家”,学生仿佛遨游在一座知识的殿堂。“宿舍文化长廊”的建设,将文化气息带入生活区,着实提升了宿舍品位。
“‘人文雅舍’,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为学生在大学里打下了一层健康的人生底色。”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杨克欣说,“人文雅舍”作为环境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载体,正是浸透这种“公能”的精神因子,与南开办学道路、治校价值观、学术科研操守融汇在一道,成为南开整体育人的有机组成部分。
(本报记者 陈建强 本报通讯员 马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