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被认为是中国新闻界“媒体融合元年”,各媒体纷纷试水,摸着石头过河。有小心翼翼全身上岸的,也有呛了水步履蹒跚的。酸甜苦辣,各有心得。一年过去,融媒体环境水涨船高,受众提出了新的要求,已有的形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了。
在今年的两会报道组全体动员会上,我们提出,44位上会记者要努力形成全媒体意识,掌握全媒体传播规律和能力,力争能采、能编、能播、能主持;不要把融媒体当作一项被动完成的任务,要把它内化为一种自觉,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新闻制作和传播方式,只有抱有热情,主动投入,才能融入其中,才能在媒体融合的大潮中找到将纸媒的丰富资源转换成数字产品的契合点。令人欣慰的是,在报道中,我们的记者从技巧笨拙到逐渐娴熟,从怯场到争先恐后,最终呈现出人人争做全能型“特种兵”的可喜局面。
精彩的内容和巧妙的创意,是媒体融合的重中之重。报道组借鉴去年的成功经验,在会前就准备了一系列融媒体脚本,充分考虑了报纸的版面言语与网络语言的可转换性,推出了《小明与慈善法的故事》《看习主席如何扩大中国的“朋友圈”》等专版;结合光明日报的特色,精心设置“两会微沙龙”议题,既有宏观的面,又有微观的点,国内国际兼有,参与性互动性并重,十几期做下来,反响不俗。
这次两会报道还做了三次“炫融直播”,有了新技术作支撑,我们的上会记者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在大会现场有板有眼地主持起来。可以说这是成本最低的“现场直播”了,不知道扛着沉甸甸的摄像机的电视记者看了做何感想。
通过“微沙龙”“炫融直播”这两个平台,我们欣喜地发现,做报纸的年轻人当中,颇有几个拥有做主播的潜质。我们笑言:两会报道其实是一场“造星”秀。应该说,两会报道很好地检验了这支队伍,尤其是锻炼了他们融媒体的能力。
今年上会记者任务繁重,既要写文字稿,又要做融媒体。一期“微沙龙”,虽然只有短短20分钟,但前方记者可能要准备两天——精心设置议题,去到很远的驻地,联系合适的代表委员,测试设备,沟通话题,还要回到报社观摩、演练,非常辛苦。但我们的记者表现出了过硬的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
有两点感触:一是通过观察各中央媒体推出的两会融媒体产品,我感觉,“内容为王”永不过时,这将是我们长期的发力点;二是两会报道在短时间里进行了高强度的融媒体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果能把这些经验机制化,贯穿于日常报道中,我们的融媒体报道将会获得整体性的质的突破。
(邓凯,作者为光明日报两会报道组组长、国内政治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