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宁省沈阳市香炉山路3-4号1单元4楼,住着一对邻居:一边是单身老人邱宝云,一边是王春林、范世秀夫妇。三个人住在两扇门里,却是“一家人”。
20世纪50年代,王春林、范世秀夫妇在大连医学院工作,邱宝云教授是范世秀的老师,两人同在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工作。孤身一人、无儿无女的邱老师待范世秀像自己的亲闺女一样,无论在医疗技术还是在日常生活上,都关照有加,师生结下了不解之缘。
后来,三人又都从大连调到贵州省遵义市,在贵州医学院工作了10年,师生感情日渐加深。
1982年,根据工作需要,三人被调回辽宁。当时邱老师有两种选择:一是回大连,二是回沈阳。她很坚决地说:“我和我的学生一起回沈阳!”其时,邱老师已年近70,王春林、范世秀夫妇也都年逾半百。三人一起来到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工作,如今已过去了30多年。
邱老师1913年生于台湾,1948年来大陆,一辈子未婚,亲人又都不在身边。来沈阳后,为了方便照顾老师,王春林夫妇选择在老师对门居住。夫妇俩特意在老人床头安装了一个电铃,只要铃声一响,无论多晚,两人都会及时赶到老人床前。
每天早上,夫妇俩第一时间来到老师床前探望;每天晚上,都为老师关好门窗、掖好被子才离开。平日里老师洗澡、翻身、按摩、刷牙、洗脸,大小便,夫妇俩事无巨细,样样照料。
老师爱吃海鲜,夫妇俩就变着法儿给老师改善生活;老师没有牙,他们就把烹调好的螃蟹、虾等海鲜剥去皮,喂到老师嘴里。街坊邻居都说:“这些事儿,就是亲闺女也做不来啊。”
为了照顾老师,王春林夫妇放弃了所有的旅游机会和业余爱好,甚至从未去过外地两个儿子的家。辽宁省台办曾想安排邱老师进养老院,邱老师不同意;医院也曾打算安排个青年职工照顾邱老师,王春林夫妇婉言谢绝了。
“最艰难的时候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岳父岳母年事已高,也接到了家里,我们夫妇俩要同时服侍三位老人。”王春林回忆说。“父亲临终时,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把老师照顾好,那是你们的恩师。”范世秀说。
送走了岳父岳母,两口子一门心思扑到了老师身上。如今,老师已经103岁了,王春林夫妇也已年近八十,为了照顾老人方便,三口人搬到了一起。老师年事已高,经常住院,王春林就退而不休,一边坚持出诊,一边照顾老人。
两个儿子也是邱老师看着长大的,现在都在南方安了家,他们总想着把三位老人接过去住,王春林一直没答应。“老师岁数大了,不能挪地方。老人不走,我们也不走。”
(本报记者 毕玉才 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