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近日,本报记者分别奔赴长三角、珠三角主要城市进行深入采访,探寻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如何适应新常态,推进转型升级。22日起,本报开设《稳增长 调结构 转方式》栏目,将以全方位的视角和生动鲜活的笔触,展现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新活力、新动能,透视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探索之路。
3月17日,广东省东莞市虎门港一派繁忙景象,集装箱进进出出,交换着南来北往的货物。多少年来,虎门港静静守在珠江口,见证着东莞这座城市的变化。
变化始自改革开放。东莞从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变为地级市,在外向型经济的拉动下,地方经济迅猛发展,一度被冠以“世界工厂”的称号。
变化去向何处?2015年,东莞市明确提出了城市发展目标——“建设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2015年,东莞市生产总值为6275.06亿元,同比增长8%,一跃迈入“千亿美元俱乐部”。
2015年,东莞市共接待了300多批次来自中央、省区市以及境内外组织和媒体的调研采访。聚焦之下,人们有一个共同的疑问:东莞这个珠三角的地级市,如何以万分之三的陆地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百分之一的生产总值,成为中国第五大外贸城市?
“世界工厂”的机遇与迷茫
1978年9月,一家港资企业太平手袋厂在东莞建厂,成为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这标志着东莞农村工业化就此起步。随着东莞加工贸易的壮大,人们一度用“东莞塞车,全球缺货”来形容东莞制造业的重要地位,这为东莞制造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0多年来,东莞实施外向带动战略,走出了一条以经济国际化带动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道路。”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介绍,但近年来,由于长期快速发展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东莞遭遇了“成长的烦恼”,面临“双重挤压”。
一方面,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上升,跟周边国家和地区比,广东已经不具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传统的自主的技术不足,在高端市场上,广东也无法跟欧美等发达国家竞争。
2012年一季度东莞GDP增速降至1.3%。与此同时,“倒闭潮”“撤资潮”的传闻甚嚣尘上。有媒体报道,在东莞市厚街镇赤岭工业区,一家用工达1.8万人的制鞋厂,只剩零星的人员和车辆活动。
从统计数字来看,2015年,东莞市来料加工企业进出口占比由2010年底的25.2%下降到了3.5%,加工贸易占比从2010年的84.8%下降到60%,传统制造业从2010年的22.9%下降到18.8%。可以看出,东莞加工贸易确有大幅下降。
“面对双重挤压的情况,广东只能够向上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这样表示。
调结构、转方式的东莞之路
“向上走就要转型升级。”
东莞市委政研室副主任罗永峰说,从“世界工厂”向“制造名城”的转变,就是从来料加工型、生产车间型向创新驱动型、品牌生产型转变,是更加注重品牌化、科技化和美誉度的产业链转型升级。
转型之初,一些企业因找不到出路而迷茫,仍然希望通过加工贸易的方式维持旧况。但政府和大多数企业早已意识到——创新才是唯一出路。东莞市发改局局长叶葆华说:“东莞正在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位于东莞的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在采用智能设备后,一个生产车间将节省400人。智能化设备让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也让工人脱离了高危物品作业岗位。近年来,欧珀公司加大科研创新投入,研发团队有4000人,占公司总人数的五分之一,而这正是东莞智能制造的一个缩影。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2.93亿台,东莞市以2.42亿台占全球出货量的近两成。
创新源自深化改革、先试先行。全国首个全面推开商事制度改革;全国首个构建“陆、水、网”三位一体的“三互”大通关模式,实现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全国率先启动“多证连办”改革;全国率先启动实施企业登记注册“一网通”改革……一系列深化改革的举措,充分释放了企业的活力,营造了便利的经商环境,东莞市市场主体目前突破了70万户。而2012年至2015年,东莞市共取消、停征、免征和降低100多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为企业减负30多亿元。
创新是久久为功。“结构调整、动力转换是一个过程,不能因为出现了困难就放弃,也不能因为取得了成绩而骄傲。”徐建华说。直面制造业未来,东莞市出台了《关于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的意见》和《关于大力发展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打造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的意见》。全力聚焦制造业发展,政府引领、搭台为东莞营造出了良好的创新环境。2014年至2016年,东莞市财政连续三年每年安排预算2亿元,资助企业利用先进自动化设备进行技术改造。
通过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十二五”期间东莞经济年均增长7.93%,平稳过渡到中高速增长态势。
放眼未来,走向“国际制造名城”
上下同欲者胜。
随着全面积极落实“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广东省工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战行动计划,东莞市工业增长进一步企稳回暖,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十二五”期间,东莞市人均GDP五年连上五个台阶,2015年人均GDP跨上12000美元大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腾笼换鸟——在外界传言的企业“倒闭潮”、外资“撤离潮”的背后,是市场结构优化的过程。
“低端制造业的退出是市场结构优化、企业结构优化、投资结构优化、市场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徐建华指出,在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东莞也必须直面问题和不足。比如,企业素质总体偏低、创新能力偏弱等状况尚未得到转变,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可以支撑未来发展的大产业、大项目还不够多,支撑转型升级的人才也比较缺乏。
如何破题?答案是——尊重规律、尊重企业、尊重人才。
为抓住高新技术企业这个“牛鼻子”,东莞市每年安排20亿元的“科技东莞”资金和10亿元的“人才东莞”资金,并着力打造以松山湖高新区为龙头、以大学创新城为核心的区域创新体系。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育苗造林”行动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筑巢育凤”计划等。
如今,由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建设运营的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由东莞市政府、广东省科技厅和华中科技大学共建的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等几十个科研团队,正成为东莞转型升级的“科技创新发动机”。
据悉,按照国际港口港城同名的惯例,虎门港正在筹划更名为“东莞港”。南来北往的货物将会告诉世界,中国有座名叫东莞的“国际制造名城”。
数据显示,东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1708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711亿元,累计增长44.8%;进出口总额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2015年“三资”企业占外资企业比重从2010年的59.4%上升到90.4%;2015年服务业占GDP比重提高到53.4%,成为广东省服务业第一大市;5年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334家增加到了986家。
面对外界的质疑,东莞人正在给出自己的回答。
(本报东莞3月21日电 本报记者 周立文 陈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