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3月22日 星期二

    苏州相城:“后发崛起”的十五年

    作者:本报记者 苏雁 《光明日报》( 2016年03月22日 08版)

        在经济历来发达的“江南天堂”苏州,曾经的苏州北大门,也曾有一个让人头疼的“穷乡僻壤”。十五年前,这里撤市划区,其中一块命名相城。起步晚、基础弱,给相城的崛起带来了阻力,但同时也为它提供了站在巨人肩膀看世界的机会,相城开始加速驰骋。

     

        十五载春华秋实,曾经的“吴县北大荒”,成了更强、更富、更美、人民生活水平更高的城市新家园。苏州市相城区委书记曹后灵介绍,2015年相城区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工业总产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是2000年的27倍、10倍和29倍,GDP年均增长17.3%,诠释着涅槃重生中的“相城速度”。

     

    乡土求变守底线

     

        驱车沿着伸展在阳澄湖中的“美人腿”北上,从莲花岛码头坐10分钟快艇,就能登上像一朵莲花盛开在阳澄湖中的“半岛”——莲花岛,家家都以养蟹为业。

     

        从小就在岛上长大的李向东,见证了村庄的巨变。“弯曲的乡间小道连接成7公里长的青砖环岛路;环岛岸线种上了芦苇和荷花;生产生活污水统一收集处理排放,最重要的是日子富裕了。”李向东清晰记得,建区之初,相城没有一条公交线路,没有一寸污水管网设施,在很多苏州人眼里,是“连出租车都打不到的乡下”。

     

        五万多亩水面的阳澄西湖,原来围网密布。除了一只连着一只的围网蟹塘外,还有一年四季不停工的丝网船在湖中捕鱼捉虾,不仅影响了水质,还造成湖中甲鱼、鳗鱼、激浪鱼等特种水产几近绝迹。

     

        阳澄湖是后备水源地,对整个苏州乃至下游城市的饮用水安全举足轻重;农田是苏州的“红线”,更是动不得。如何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守住底线走新路,考验着相城人的智慧。

     

        近年来,阳澄湖进行围网整治,阳澄西湖拆除了所有围网,实行一体化生态养殖。相城区环阳澄西湖的太平蟹业、阳澄湖镇中塘等6个渔业专业合作社,组成阳澄西湖水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联社,联合3408户渔民,在阳澄西湖开展生态养殖。

     

        三年多来,合作联社在打造生态养殖链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社当年,先后投资4000多万元,在阳澄西湖投放了5000吨花白鲢幼鱼和激浪鱼、鲫鱼、鳊鱼苗,并利用河蚬在净化水质上的独特作用,设立两万亩河蚬增养殖保护区。建立季节性捕捞制度,配备捕大漏小的专业渔具,严格规定1公斤以下的鱼不得捕捞出水。

     

        生态养殖,既净化了水质,提高了水产品质量,也增加了养殖的产量。2015年末,合作联社的3408户渔民,分享1500万元红利,比上年增长了65%。

     

        截至2015年年底,相城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6万元和2.5万元,分别是2000年的6.6倍和4.5倍,年均增长达到10.4%和11.7%。

     

    铁轨拉出经济增长带

     

        2015年11月25日,李克强总理与中东欧16国领导人,从苏州出发,一起乘坐高铁前往上海。此行的起点,是一座正在崛起的新城——高铁新城。

     

        去年夏天,新苏州人林晓丹在这里买了房。没想到才过半年多,高铁新城的房价就蹭蹭蹭地从七八千元涨到了一万多元。林晓丹说:“这其中有苏州房价整体上涨的大环境因素。但也说明,开发商和老百姓都认为高铁新城有发展潜力。”

     

        没有早点儿买房的荻溪资本投资总监赵大威有些遗憾。“当初选择高铁新城,我预感到这里将来会成为一个经济爆发点,但我没想到爆发的速度竟如此之快!”赵大威感慨,“六楼办公室的窗外,每天都有新风景,我眼看着附近建筑一点点地长高。以往高铁新城连通苏州主城区的227省道路宽车少,这才几年,上下班高峰几乎已经天天堵车了。”

     

        “从上海坐高铁过来23分钟,这个时间在上海坐地铁只能坐7站。”赵大威笑着说。三年多以前,他正是被这一点吸引,搬进了位于京沪高铁苏州北站楼上的苏州新门户·创客空间孵化器。“外地有客户过来,我们不用提供接送服务,下了高铁走过来就是。”

     

        公司总部设在上海的微用网络,2015年7月也入驻高铁新城。“不仅是因为交通、成本方面都有优势,高铁新城还看好我们的项目,成了我们项目的首批投资人。”企业CEO蒋勇介绍,他们与汽车厂商合作,创新汽车电商和消费模式,仅2015年“双11”一天在线上卖车,销售额就超2亿元。

     

        “高铁新城率先启动的9平方公里南片区,圆融大厦、文旅万和广场等23幢均超100米高的楼宇,不断刷新着城市地标。”高铁新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苏学庆介绍,短短4年,高铁新城已累计引进优质项目300余个,实现现代服务业产值超400亿元。

     

        “新城建设最怕急功近利。苏州高铁新城从开发之初,就强化了‘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理念,坚持开发一片,成熟一片,成功一片。”高铁新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苏学庆介绍。

     

        崭新的发展理念,带动着全区万象更新。铁轨拉出了经济增长带,产城融合正在深度布局。黄埭春申湖边别墅林立,渭塘商业街越夜越精彩,望亭国际物流园车来车往;活力岛“苏州小外滩”拍婚纱照的新人成堆,与塔影桥、小洋楼、水景构成一道风景线,让这座城市愈发显得生机勃勃……

     

    从鱼米之乡到文创高地

     

        “没有一点儿疯狂,生活就不值得过。”在第一个入驻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米粒影业这里,米兰·昆德拉的话得到了印证。在这里,有人一边弹吉他一边找灵感,有人一边看似随意地摆弄桌上的动漫模型,一边在电脑上细致地一帧一帧做特效。

     

        公司制片人徐喆认为,米粒之所以能吸引这么多“疯魔”的年轻人,与文创园提供的支持不无关系。除了前期提供租金优惠,文创园还给员工提供公寓、食堂和从园区到苏州高铁的全天候接送服务。

     

        三年不到的时间里,米粒影业从20多人发展到如今280多人,平均年龄25~28岁。这支朝气蓬勃的年轻团队,制作的第一部3D动漫电影《龙之谷之破晓奇兵》,成为中国第一部全球发行的动画大片,2014年7月在国内上映,拿下近6000万元的票房,随后亮相戛纳电影节。

     

        此外,为了破解文创企业的融资瓶颈,相城区政府主导成立了文化产业专项扶持资金、担保基金等,这曾经“救了米粒一命”。2013年初,法国一家公司取得《龙之谷》的海外发行代理权。按照国际惯例,米粒须提供完片保险,但国内金融机构都没有此项业务。相城区政府果断创新,与相关部门协调,为米粒成功获得900万元授信。这些基础保障,使得像米粒这样的企业可以专注自己的所长,并不断吸引优秀人才。

     

        请回“冯梦龙”、拉住“孙武子”、做靓“相城非遗”……近年来,相城区委、区政府,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转型升级的强力引擎,通过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招商引智等方式,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文化产业经营单位从2011年末的500余家,发展到如今的1600余家,GDP占比从4.02%提升到7%。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为推动相城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今年1月中旬,“向手艺致敬”——苏州相城非遗大展亮相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在行人如织的机场候机楼,元和缂丝、九龙砖雕、太平船模等非遗展品,引得中外友人纷纷驻足合影。看到一把把蔺草,不一会儿就被艺人吴招妹编织成娃娃、中国龙等形象,刚从中东回国、在上海转机的小吴给媳妇发了一行字:今年五一,我们去苏州吧。

     

        (本报记者 苏雁)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