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成本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不仅带来12.6亿元的票房收入,时任泰国总理英拉甚至接见徐峥和摄制组,感谢《泰囧》对泰国旅游的宣传。电视剧《琅琊榜》热播,让安徽、江苏、山东争起了地名,滁州琅琊山风景区干脆直接将“会峰阁”改名为“琅琊阁”。影视作品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金城兰州》用纪录片来展现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把人文、历史、地理、艺术,甚至现代文明融合得恰到好处,引领观众穿越古今,将观众带入金城兰州坎坷的命运和巨大的发展变迁中。
在纪录片如何吸引观众方面,《金城兰州》做出了有益探索。从结构上说,片子用黄河的金色波涛为主色调。围绕黄河,有渡口的寻觅,要塞的建造,枢纽的形成和重镇地位的树立,还有西北工业基地成为中国工业的灿烂明珠;围绕黄河,从浮桥到铁桥,从李息建造简易浮桥迎接霍去病的先遣部队到500多年前的镇远浮桥,再到德国人参与修建铁桥,以及铁桥在抗日战争中对运输的重要作用,桥梁的发展历史也见证着中国历史的变迁。影片既强调了黄河对城市发展的贡献,对两岸人民的滋养,也提及了黄河从天堑变通途的过程,体现了工业文明的进步。
推动历史进程的人物选择也是该片的亮点。几千年文明,和金城相关的人物不计其数,如何选择非常重要。第一集出现的人物是李息、霍去病、赵充国等,他们作出的贡献载入了史册:通过征战,将河西走廊并入中原版图,决定了中国政治经济运行的千年新格局。匈奴军营哗变、大禹治水、屯田主张,尤其是霍去病独闯匈奴大营接受降敌的故事,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勇敢智慧的年轻将领形象,让人们感叹的是人创造了历史,也是人改变了历史进程。而片中对左宗棠的塑造再次证实了人创造历史的事实,左宗棠建立要塞,参与洋务运动,兴办机器制造局、兵器工厂,收复边疆等,无疑推进了历史的进步,他的努力也为未来大工业浪潮做好了铺垫。
除了耳熟能详的大人物,电视纪录片没有放弃小人物,他们被时代洪流裹挟,他们的成败往往不是个人选择所能左右的,这是时代进展中的个人悲剧。我们在第二集中看到粟特人纳尼达尔的故事——那些从大漠中淘到的信札,纳尼达尔在战乱中的家书,见证着丝绸之路上曾有的繁华与落寞。这些带着绝望与爱的信件充满悬念和吸引力。他们搁浅在苍茫大漠中,搁浅在历史的洪流中。
而对新中国成立后工程师胡淑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密切关联的描述,更是以一个普通建设者的视角反映了国家从百废待兴中一路艰难成长的路程。让我们感动的不仅是找到石油,建立石化工业,前苏联撤出专家后的自我奋斗,更是许多如胡淑兰丈夫一样的人放弃个人得失,默默在妻子身后给予支持。如今看到两位老人携手走在人生金色的晚秋,令人感动。
还有一点值得称道的是纪录片的戏剧性。该片唤醒了沉睡的历史,用了大量的戏剧桥段还原了历史场景、历史人物,做到了真实性与戏剧性的统一。片中所有演员都非常出色,他们无声的表演和嵌入式的旁白相得益彰。他们和历史资料镜头中的人们叠加出的效果具有强烈的冲击力。
兰州牛肉面是怎么来的?因为兰州居住着汉、维、藏、蒙等民族,他们有不同的信仰,为了有一种食物适应所有民族,牛肉面应运而生。这里面有汉人的麦子、蒙古的盐巴、青藏高原的牛肉,各民族共同的创造与分享,一碗牛肉面也体现着金城兰州的精神。撰稿人用朴实文字将两千年的历史故事和传说,串联起一个沧桑巨变的兰州,让我们对“一带一路”有了鲜活的理解。遗憾的是片子对改革开放后的历史以及当下表现不足,从而削弱了一部城市文化纪录片的分量。
(柳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