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3月21日 星期一

    绍兴:碧水荡漾乌篷来……

    作者:本报记者 严红枫 本报通讯员 周能兵 《光明日报》( 2016年03月21日 01版)
    绍兴乌篷船。CFP

    开栏的话

     

        “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为展现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积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和有力举措,今日起本报开设《多彩神州·春天的故事》专栏,通过本报记者行进在祖国广袤大地的所见所闻,描绘春耕一线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讲述各地各部门统筹推进生态工程、节能减排、环境整治的典型经验,展现春回大地、欣欣向荣的美丽中国景象。

     

        “柳疏桥尽见,水落路全通”“湖上青山古会稽”……这是陆游诗词中绍兴的春天。

     

        石桥、百草园、三味书屋、水台社戏……这是鲁迅先生笔下满载乡愁的绍兴。

     

        白墙、青瓦、灰桥、乌篷……惦念来自水乡的那一份静谧与安详,穿过悠悠碧水,记者走向静静的江南古城——浙江绍兴。

     

    千舟摇摇摇,一河桥桥桥

     

        阳春三月,绍兴古城真是一片江南春光,美得像一幅令人窒息的画卷。当地人推荐:去会稽山吧,那里能感受几十万株郁金香满满的爱意;去东湖泛舟吧,那里能静静欣赏两岸风景;去古老的仓桥直街吧,那里能体会江南淋漓尽致的美……

     

        而那小小乌篷,荡漾在碧水间,穿行在古城里,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乌篷与古街、古巷、古桥、碧水构成了一幅独特的江南水墨画。记者了解到,仅在绍兴三味书屋的门前河边,每天就有5000多人兴致勃勃地坐上乌篷船,体验着绍兴水乡的乌篷文化。小小乌篷在碧绿的山水之中融进绿柳、桃花深处。

     

    让古城回归江南水乡风貌

     

        在人们的印象中,绍兴是一个“一落笔就有山岚水气,一泼墨就会满纸云烟”的古韵水乡。

     

        然而,正是这丰盈的水曾经困扰着绍兴城。过去,绍兴的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较高,纺织印染、医药化工等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给清清亮亮的河湖戴上了灰瘪漆黑的“乌毡帽”。河水黑臭,垃圾漂浮,鱼虾绝迹……如此水乡,吓跑了游人和投资商,也给当地百姓心中留下了伤痛。

     

        生态环境,特别是水环境的改善成了绍兴人最大的期盼。

     

        作为全国水利现代化试点城市, 2013年以来,绍兴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综合治水。“重构产业,重建水城”,终于让绍兴古老的画卷又成为现实。

     

        3月20日上午,绍兴市开全省之先河,成立了市水政渔业执法局,并开始了面向全市水网的大执法行动。

     

        “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抓住产业和水这两个关键问题,打出‘组合拳’,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模式,全面改善生态环境,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绍兴市委书记钱建民如此诠释“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的重要意义。

     

        治水仅有决心和责任是不够的, 绍兴人还有着绍兴人的治水智慧和科学精神。原产南美洲的狐尾藻是整治河道污水的良药。绍兴在全市范围内广辟战场,让这种水中精灵为净化水质效力。去年绍兴市实施种植种苗达360吨。与此同时,高负荷地下渗滤复合技术,纳米技术等高科技手段,也在治水中广泛应用,许多黑水河也因此变得清水涟涟。

     

    捋顺水城肌理,再现水城文明

     

        水是绍兴的“魂”和“脉”,但古城因为文化的沉淀而显得厚重。

     

        “三山万户巷盘曲,百桥千街水纵横”,这里是鲁迅故里、王阳明故里、书圣故里……这里有诗意般精美的水利建筑,桥文化、极尽人水和谐的兰亭书会和唐诗之路的名人文化,以及奉献、求实、创新的大禹精神,这些无不是绍兴的自豪和骄傲。 

     

        “重建,并非推倒重来,不能割裂历史,应当传承水城文脉,捋顺水城肌理,再现水城文明。”绍兴市越文化研究会会长鲁锡堂的一番话,道出了绍兴从古韵水乡到现代水城华丽转变的精髓。

     

        鉴湖,原名镜湖,是绍兴的母亲湖。东汉会稽太守马臻主持修建的古鉴湖大型蓄水工程,建成后的1000多年时间里,在灌溉、防洪、供水等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今天,绍兴人民在盛世治水的大潮中,为“母亲湖”梳妆一新。

     

        2009年年底开工实施的鉴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十分注重文化的融入。“云泊乌棚”建筑群,宛若云朵停留在青砖黛瓦上小憩;“鉴湖诗廊”里,不同时期的经典诗歌诉说着文人雅士们与绍兴城的不解之缘……

     

        兰渚山下,兰亭江面如镜;骋怀桥上,兰亭江与兰渚山、兰亭和兰亭书法博物馆,构成兰亭美丽的空间。那楹联墨宝、不朽诗文,诉说着江南深沉的灵魂……

     

        (本报记者 严红枫 本报通讯员 周能兵)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