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通常给人们的印象是刻板僵化,然而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却有一群具有侠客精神的年轻人,偏偏不信这个邪,创办了自媒体“侠客岛”。不但坚持了传统媒体的专业精神,同时用新媒体的思路准确抓住了网络受众的“味蕾”。记者近日专访了“侠客岛”的主创人员之一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申孟哲(以下简称“岛叔”),看他们讲述是如何拆解时政迷局的。
记者:从“侠客岛”的名字谈起,作为一个从传统媒体走出来,以时政内容解析为主的新媒体项目,为何会为自己起一个如此具有武侠风格的名号?有怎样的寓意?
“岛叔”:“侠客岛”最早并没有官方认证,我们是以“民间”身份起家的。名中有“岛”,是想跟海外版的“海味”有点关系。我们几个人都是武侠迷,在脑洞大开之后想出了这个名字。“千古文人侠客梦”,大约也有一些这样的希望在里面。在我们看来,做时政新闻有一个困局需要破解,那就是以往很多人关心政治,但并不太懂其中的“道道”,这很多时候是由于一些僵化的话语和神秘化、套路化、程式化的语言造成的,或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所以我们就有了那句口号:但凭侠者仁心,拆解时政迷局。要说寓意和希望的话,这句话就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境界。
记者:在传统媒体涉足新媒体的过程中,“侠客岛”可以说是较早的试水者之一,且是一次由普通记者发起的自下而上的创新。从发想到实践,“侠客岛”经历了怎样的头脑风暴过程?经历了哪些重要发展阶段?目前的发展现状如何?
“岛叔”:在2014年2月创办“侠客岛”之前,微信公众号已经有一些不错的尝试,我们也一直有关注。很长时间内大家都在唱衰纸媒,我们当时就想,能不能我们也试做新媒体?毕竟都是年轻人,对此也不陌生。我们创始团队都是做时政新闻的,所以就选择了这个领域入手。
从创办到2014年6月,属于初创期,发展不算迅速;2014年6月到2015年3月,算是比较迅猛的爆发期,我们在反腐报道、重大时政话题上都有不错的发挥,粉丝积累比较快;去年3月份之后,我们进行了实名认证,之后算是进入壮大期。我们开始希望把“侠客岛”做成一个时政解读的品牌,话题也逐渐扩大,开始拓展到“大时政”的概念,广泛涉足热点话题,并逐渐尝试一些新玩法。
目前,我们的微信粉丝有50多万,微博有130多万。单看基数并不大,但我们现在的策略是占领移动端、打造品牌影响力,于是开始选择和各大新闻客户端合作,以入驻的方式传播自己的内容。比如在今日头条上,我们虽然更新不多,但平均每篇都有超过150万阅读量,这个数字比微信高得多。网易、腾讯等各大门户网站上也经常可以看到我们的文章。如果再算上PC端转载,应该说影响力已经建立起来了。包括外媒,据我们统计,每周都会有30-50家境外媒体转引我们的文章或观点,这是最关键的。
记者:“侠客岛”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其他时政类新媒体项目有所不同。在题材选取,观点论述,以及整体风格塑造上,“侠客岛”是怎样进行自身定位的?
“岛叔”:这个问题有两个核心要素要回答:定位以及竞争优势。其实是同一个话题。解答了这个话题之后,后面都是顺理成章的内容。
我们始终认为,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展示平台”的变化,而是传播格局的深刻变革。在过去,新闻传播基本是拼平台,渠道为王;但现在看,我们觉得还是内容为王。用户是否选择订阅,订阅之后是否会打开,打开之后是否会读,读完之后是否点赞或分享,完全都是用户的自主选择。选择权在用户手上,用户的评价也是第一时间可以反馈的。换句话说,在这个舆论场上,你的内容和你有什么来头关系并不大,真正获取用户的只有优质内容。
然而,新闻恰恰又是一个同质化较严重的行业。从这个角度谈定位,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呢?和地方媒体比起来,我们懂全局、懂政治、有资源、更权威;和中央媒体比起来,我们比较好读,也更犀利。所以,这就是我们的竞争优势。
在解决了思维和定位问题之后,选题、写作就是“术”的层面了。一个核心原则是:做不一样。别人做过的角度我们坚决不做,也尽量在选题角度上做到匠心独运。这个原则也会贯穿到行文和标题制作等方面。
记者:作为从传统媒体走出的新媒体项目,一方面受人民日报海外版党报风格影响;一方面又要受“侠客岛”新媒体风格的熏陶,适应新媒体受众需求,你们在创作过程中是怎样理解和平衡两种媒体形态关系的?
“岛叔”:优质的自媒体人当中,其实有相当一部分是传统媒体人。
在我们看来,新媒体对媒体人的需求,是一种“市场化”需求:新闻事件发生后,用户最关心的是什么?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用户对什么有了解需求、对哪些问题有疑惑,就是我们着力要解决的。传统媒体的训练、党报的立场,则是我们需要坚持的“专业主义”。两者结合才是根本——如果一味迎合所谓的用户需求,奉行流量至上,那么必然就如今天的很多商业网站一样,存在“标题党”和低俗横行等现象;但如果不考虑用户需求只考虑自己说话的需求,那必然就是自说自话、独白式的。在这两者之间取得平衡才是理想状态:既为读者答疑解惑,又不高高在上;既回应热点,又不完全迎合。
现在各大新闻客户端都在寻求优质自媒体入驻。为什么?因为入口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不一样”的新闻、观点和分析。新闻事件就在那里,能分析出什么、分析得多深入,才是差异化竞争的根本所在。
记者:对于“侠客岛”的未来,你们是如何谋划的?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在媒体产品打造中走出一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共赢的发展路子?
“岛叔”:从基本定位出发,我们希望把“侠客岛”打造成一个知名的时政解读品牌,坚持做好内容这个核心竞争力,之后再去探索其他模式,比如线上线下互动的模式,粉丝挖潜的模式,对接资源的模式,等等。现在很多做自媒体的都很“快”,快速上项目、上渠道、变现、融资、扩张等等。相比之下,我们比较“慢”,也不太着急。一方面是因为目前我们能力还有限,会做的不多,内容方面比较有优势;另一方面我们觉得既然核心竞争力是这个,想做的事情也是这个,那么还是先把事情做好,之后的模式则是附带的和衍生出来的。
(光明网记者 吴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