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3月19日 星期六

    立冬不走船,夏至不拴网,鱼过千层网,网网有漏鱼——

    盘锦开海节:向大海致敬

    作者:本报记者 毕玉才 刘勇 《光明日报》( 2016年03月19日 05版)
    帆旗猎猎,千帆竞渡。本报通讯员 宋岩摄

        3月15日,辽东湾畔第一渔镇——辽宁盘锦二界沟,帆旗猎猎,鼓声阵阵,伴着铿锵有力的渔家号子,渔民们吟诵祭文、温习传统、抛撒五谷、舞狮耍龙。

     

        上午9时33分,在一片雄浑的汽笛声中,辽盘渔25015号木质捕捞船缓缓启动,离开二界沟码头。一时间,近百艘渔船鱼贯而出,驶向辽东湾腹地水域张网捕鱼,再现百余年前渔雁古镇千帆竞渡的盛景。

     

        盘锦市文管办主任、著名民俗专家杨洪琦说,盘锦市举办首届开海节,不仅展现了当地古老的传统文化和渔猎文明,弘扬了渔民热爱自然呵护生态的传统,而且重拾人们对大海的敬畏,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传承。

     

    “千年古渔雁,身随心神往”

     

        “辽东湾好地方,潮涨流北上,潮落流南淌。早出乘流去,晚归顺潮涨,千年古渔雁,身随心神往。”

     

        “古渔雁不是鱼,也不是鸟”,国家级古渔雁民间故事传承人刘则亭告诉记者,古渔雁是指百年前那些“像候鸟一样迁徙,追逐鱼虾生存”的渔猎人群。

     

        由于辽东湾是中国纬度最高的渔场,每年冬季海水都会结冰,于是捕鱼人就像候鸟一样,春天从河南、河北、江苏、山东等地,或步行从旱路,或驾船从水路,呼朋唤友,拖家带口,浩浩荡荡地来,入冬前又成群结队地走。后人将这些有规律南来北往的打鱼人,称之为“渔雁”。

     

        二界沟位于辽东湾半岛北部的大辽河入海口,辽河三角洲这片扇形冲积平原历来都是膏粱丰腴之地,“涝捕鱼虾旱晒盐,风调雨顺种庄田”,因此,很多年前这里就成了关内外渔民在渔季里的落脚点和暂居地,并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古渔雁文化。

     

        早在20年前,古渔雁的后代刘则亭就编撰了一本名为《渔家传说》的小册子,收录了近百个二界沟民间传说。2006年,由此产生的古渔雁民间故事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刘则亭成了传承人。

     

        由于这些古渔雁终年傍海而生,靠海吃海,并在与大海的终生博弈中学会了与海和睦相处,进而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的老规矩。今天,从这些故事中我们仍能读到先人的哲思和感悟。古老的开海仪式记录了他们对海的皈依和敬畏,大海也给了他们丰厚的报答和回馈。

     

    “鱼过千层网,网网有漏鱼”

     

        “早年辽东湾的鱼汛相当稠密,每年春秋两度,每度十几番,番番船满筐溢,这使出海的渔船跟运输船似的,只管往岸上倒腾渔获就行了。”18岁就上船,24岁当船把头,如今已年届花甲的老渔民杨林桐告诉记者,辽东湾的鱼汛为啥这么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渔民懂得“歇伏”。

     

        辽东湾渔场的春汛期在每年3月至5月。头一番是大头宝,第二番是银鱼,第三番是青虾。三番都发生在春分海开之后,即3月下旬左右。到5月下旬小满前后,各种鱼虾蜇蟹都会相继成汛,即所谓“小满满江红”。

     

        “不过到6月下旬夏至的时候,渔民就会‘歇伏’,俗称‘夏至不拴网’。为什么到了6月就‘歇伏’呢?这是为了给鱼虾蜇蟹留下繁殖的时机。”杨林桐说,在许多年里,“夏至不拴网”的俗规就像“立冬不走船”一样被渔民严格遵循着。

     

        “当然,先民不可能有什么明确的生态保护意识,这么做只是出于一种朴素的认知,渔场就是渔民的海田,跟农民的农田一样金贵,农民养田靠施肥,渔民养田靠留籽。”二界沟渔民毛永勤说,如果说“夏至不拴网”反映的是“渔期之禁”,那么,禁用歹毒渔具,不下绝户网则是“渔具之禁”,是二界沟渔民对捕捞工具的自我限制。

     

        渔具之害曾给二界沟人心头留下永远的痛。盘锦蛤蜊岗是二界沟海滩上的一处高地,涨潮时水深丈余,落潮时滩平如镜,以盛产蛤蜊等贝类著称于世,素有“渤海金滩”之誉。

     

        “早年蛤蜊岗的蛤蜊密密实实,不小心滑一跤,都能压出一大片蛤蜊来。现如今资源日益贫瘠。”据毛永勤介绍,蛤蜊岗丰富的贝类资源远近闻名后,四面八方闻讯而来摸蛤蜊的人络绎不绝。最先使用的工具是蛤拍子,用它不停地拍击海滩,使蛤蜊无处隐遁;接下来发明了蛤蜊耙,以耙拉的方式硬把蛤蜊给耧出来;然后就是蛤蜊网,一网下去寸蛤不留。2015年8月起,当地政府不得不对蛤蜊岗实施3年至5年禁捕。

     

        “以捕猎为生的猎人,从来不会糟蹋森林”。毛永勤介绍,网眼过密的网,被二界沟渔民称为“绝户网”,一直被人拒绝使用。二界沟渔民相信,要想达到“鱼过千层网,网网都有鱼”的美好状态,就要以“鱼过千层网,网网有漏鱼”为前提。

     

    重拾对大海的敬畏

     

        按照传统习俗,在开海之前,渔民及其家眷,还有所雇的渔工,要在一起吃顿大锅饭,谓之“开案”。开案的菜通常有四个,以猪肉或牛羊肉为主,唯独不许有鱼虾等海鲜上案。

     

        传统的习俗看似约定俗成,但古老的习俗里有先民充满智慧的生态理念,这些传统理念如今已成为盘锦人的精神财富。为深入挖掘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这些文化遗产,推动盘锦向海发展、向生态大市、文化大市发展,3月15日,由盘锦市旅游发展委、市文化广电局、辽东湾新区管委会主办的盘锦二界沟开海节迎着满潮拉开帷幕。

     

        为了真实展现百余年前的古镇风貌,挖掘原汁原味的生态文化,开海节前,二界沟街道工作人员东西南北收集传说,寻找史料,遍访周边渔民,才还原整理出一个完整的旧时二界沟渔民开海祭祀的场景。

     

        除了展演二界沟渔民出海及生产作业时的“地秧歌”“船家号子”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海节”期间,游客还欣赏到了“古渔雁文化作品展”“渔雁文化”评书专场等系列活动。

     

        “已经几十年没搞过开海祭祀了,我们都特别高兴。”二界沟老渔民卢云田说,往年没有政府组织的开海活动,渔民们自己也会搞些祭海活动,祈求风调雨顺、海田丰收。

     

        盘锦市副市长姜冰对记者说,在人们普遍关注乡音乡情及乡愁的当下,盘锦市率先完成了自身的文化定位,推出了代表性地域文化符号“辽河口文化”。这一文化标识的确立,在凸显其地域文化面貌独特性的同时,也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为这个城市接下来的文化发展做了坚实的铺垫。

     

        (本报记者 毕玉才 刘勇)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