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院校发展研究中心首次对全国本科高校的高教研究机构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对高教研究机构的基本状况、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机构转型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如何有效发挥全国514个研究机构、4578名研究人员这样一支庞大队伍的功能与作用,促进高校的改革发展,是一个值得认真探索的问题。
高校领导应重视院校研究
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肩负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能,目标任务繁重,组织结构复杂。加上每所大学的学科结构、人员结构、历史传统、校园文化都存在差异,所处发展阶段也不同,因而每一项工作都不可能照搬别人,需要创造。大学不仅研究自然、社会和人,而且要研究大学自身。院校研究正是立足本校,通过对本校管理实践问题系统和科学的分析,以提高本校管理决策水平的研究。
随着外部环境、组织自身、决策主体、决策目标等日益多元化与复杂化,高校需要科学决策。复杂的决策环境与决策问题,有限的决策实践与资源,多元的决策对象与目标,对决策质量与效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校决策咨询是一种以信息、知识为基础的智力服务,不仅需要通过收集、整理获取信息,而且需要通过挖掘、分析进行信息处理。校领导充分发挥院校研究机构的数据信息服务职能和决策咨询服务职能,才能促进高校的健康发展。
院校研究和大学领导的关系,犹如汽车表盘和驾驶员的关系。没有汽车表盘,驾驶员无法开车。同样,没有院校研究提供的各种有效数据和决策支持,学校领导无法决策和有效工作。诚如调查报告所提出的,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院校研究,并从整合研究力量、建立相应的机构、配备得力的研究人员等方面加强院校研究。
培养专业的院校研究人员
调查报告指出,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高教研究机构,目的在于加强对高校自身的研究。但由于办学自主权和社会问责的缺失等原因,我国高教研究走上了一条学术研究之路,而忽视了对大学自身实际问题的研究,研究人员也缺乏对实践问题的研究能力。因此,培养专业的院校研究人员十分重要。
加强和改进高等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我国有众多的高等教育学及相关学科的学位点,研究生培养应调整培养目标,注重对教育实践问题的研究,加强实证研究方法的训练与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加大专业教育博士的培养力度。一批理论水平高,懂教育规律,实践能力强的研究生进入院校研究机构,能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研究水平的提升。
采取多种方式培训院校研究人员。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掌握方法,适应院校研究需要;管理研究与管理咨询相结合,提高研究人员的专业化水平;研讨会与研讨班相结合,鼓励研究人员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为院校研究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高教研究机构向院校研究机构的转型,需要良好的条件和制度环境的保障。政府、社会、高校应共同努力,创设相应的环境和条件。
要完善社会问责制度,进一步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增强高校领导对院校研究的需求。现在,虽然对高校谁都可以提出批评、指责,但高校对这些可听,也可置之不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问责制度尚未形成。高校虽然有了一定的办学自主权,但还很不充分。这些都影响高校领导对院校研究的需求,制约院校研究的开展。
加强高校综合数据系统建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缺失,是制约院校研究开展的重要因素。推动建立专题数据库、区域数据库,加强国家高校综合数据系统建设,并推进其向社会开放,这些工作对院校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健全校内决策的制度机制,将教育家办学落到实处。现在,政府提出了教育家办学,但只是一种倡导,没有相应的制度保证。今后,在选拔高校主要领导时,要将懂教育作为重要条件之一。对高校领导的考核、晋升,要将对教育的理解程度,对教育研究的重视程度作为重要标准。在职期间,加强培训,引导他们自觉学习、研究教育理论,重视院校研究和决策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