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3月15日 星期二

    人才论坛·政府最恰当的角色应是当好“后勤部长”,让科研人员享受最好的服务,却感觉不到行政力量的存在——

    “父爱主义”伤人才

    作者:周湘智 《光明日报》( 2016年03月15日 15版)

        全国两会上,“简政放权”再次成为热词。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人才管理体制有了明显改进,但仍然存在政府行政干预过多过细,管得太多、管得不好,市场和社会作用发挥不充分,用人主体和人才自主权落实不够等问题。只有顺应广大人才呼声和期盼,推动人才管理部门简政放权,疏通阻碍人才发展的堵点,给人才一片自由天空,才能让“人人尽展其才”的景象伴随深化改革的步伐款款开启。

     

    行政“紧箍咒”待破解

     

        发展靠人才,人才靠环境。高度重视人才、大力培养人才是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但实践中亦存在重管理轻服务、重统一轻个性、重成功轻成长、重主导轻激励等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才评价行政化。职称评审权力过于集中、评价方式不科学,是专业技术人才和基层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这种评审方式也导致了简单化地凭论文、看课题、比论著,逼着大家靠写文章吃饭。职称评聘一刀切,只用学历、资历、论文、外语和计算机水平量化标准,用计算器衡量人才,导致评人的不用人、用人的不参评,用上的评不上、评上的用不上。

     

        科研管理过度烦琐。科研评估和检查项目繁多,内容繁杂,填写大量表格,浪费了过多时间和精力,不少科研人员吐槽,到年底几乎天天算账、对账、报账,都快成专业会计了,有专家戏称自己为“填表教授”;科研经费使用“重物轻人”,科研人员人力资本得不到有效补偿,“打酱油的钱不能去买盐”,“有钱开会没钱过日子”,方便了行政管理,却捆住了人才手脚,抹杀了创新活力。

     

        编制和身份捆绑。编制与身份、福利挂钩,对人才引进、流动造成体制性障碍。一项面向高校的问卷调查显示,“编制偏紧过死”是人才管理的突出问题。有的单位由于编制限制,产生了大量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待遇的问题,不能真正做到按需设岗、按需用人;有的高校受职称岗位指标限制,部分优秀教师和科研人员难以晋升职称,无法有效激励和稳定人才队伍;有的单位受绩效工资总额限制,无法兑现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奖励激励;有的基层单位录用人员,多部门层层审批,出现编制不足和编制空缺并存的怪现象,“想进的进不来,该出的出不去”。

     

    创新活力是“放”出来的

     

        1560年,瑞士钟表匠布克游览埃及金字塔后,作出一个石破天惊的推断:金字塔的建造者不是奴隶,而是一批欢乐的自由人。因为只有身心愉悦的自由人,才能创造如此精湛的工艺。2003年,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证实:金字塔是自由身份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建造的。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也应是人才管理体制改革的鲜明价值导向。无自由则无创新。相对宽松和自由的环境,是创新人才挥洒创造活力的前提条件。创新需要自由空间,没有科研人员的自主意识,创新之树就难以常青。人才的创新活力不是管出来的,不是靠行政计划安排出来的,更不是简单靠财政资金扶持出来的,而是“放”出来的。

     

        推动人才管理简政放权,必须厘清政府、市场、社会的责任和界线,减法与加法并行,政府后退一步,社会前进一步,市场力量增强一筹,发挥市场激励、社会评价和行业规制力量,让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市场和政府都不能有效解决的则归第三种力量,让就业更容易、创业更自由、创新更有梦,以此充分释放出人才活力。

     

    先要放心才能放手

     

        简政放权的核心是放利。简政放权的实质是利益的再分配。过去每每说到放权,往往总有人担心“一放就乱”。其实,这种“父爱主义”的担忧,才是真正让人担忧之处,其实质是不舍得放开权力带来的好处。

     

        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在于,凡是市场能做的,政府都应该放手。政府的“有形之手”不能伸得太远、干预过多,要坚决从不该管的领域中退出来,不该管的坚决不管。减少不合理的干预管制,消除“有形之手”在人才创新中大包大揽的做法,对市场力量保持敬畏之心,对创新资源配置保持审慎克制,对创新试错活动保持包容与耐心。

     

        简政放权的关键是遵循人才规律。管理的实质是服务。科学的人才管理应高瞻远瞩、化繁为简,能够简单的就不要复杂,把科研人员从报表中解放出来。要赋予高校、科研院所充分的用人自主权,凡用人单位能够自主决定、自担风险、自行调节的,就要取消行政审批;大力推进职称制度改革,下放高校、科研院所职称评审权,有多大能耐、用在什么岗位、享受怎样的待遇,由用人单位说了算。要尊重科学研究特点和规律,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要容忍在科学问题上的“异端思维”,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鼓励奇思妙想、支持自由探索,不要以快出成果的名义干涉科学家的研究,不要动辄用行政化的“参公管理”约束科学家。政府部门最恰当的角色,就是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那样,当好“后勤部长”,让科研人员享受最好的服务,却感觉不到行政力量的存在。

     

        当然,简政放权并非放手不管,该管的事没人管了不行,既要放也要接,实现“放接管”有机衔接。职能转变后,社会服务不能放空,避免简政放权“自由落体”;持续监管不能放松,防止放出来的权,转移到“红顶中介”“二政府”手上,玩左手换右手的游戏,“换个马甲”又回来。“放”与“管”,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协调平衡才能行稳致远。

     

        (作者单位: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