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长假,早餐对我来说就是一件可以忽略的事。今年的寒假,带着学校布置的‘回家过年’亲情作业回到老家湖北黄冈,没想到让我真切地体会到了家乡年味中独树一帜的早餐风采,更点燃了我对家人的一份眷念。”这是厦门理工学院大二学生梅凌冰在学校微信公众号“厦理工e起来”上的一番“真情告白”。
这个假期,像梅凌冰这样对家乡、对亲人的“真情告白”成为学校微信平台的主旋律。近年来,厦门理工学院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每年寒暑假学生都有一门特殊的“必修课”——亲情教育,有一份必须完成的作业——亲情作业。厦门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林志成对记者说:“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丰富的情感。我们认为,只有具有亲情观念的人才能体恤他人、关怀社会,成为有责任感的人。”
从家乡年俗里品味亲情
你知道福建莆田初四“做大岁”和声名赫赫的戚家军有什么渊源吗?福建连城的“九门头”和“猪八品”是什么美味佳肴?重庆土家族人的“黄十八”和“过赶年”又是怎么回事……在“厦理工e起来”微信平台上,来自天南海北的理工学子,用细腻的笔触把家乡最纯正的年味“晒”了出来。
聚焦家乡年俗让大学生们对传统年俗有了更深的感触。商学院2015级学生李海晗说:“年轻的我们现在多沉迷于社交、游戏、网络,而这个亲情作业提醒我们去反思该如何过个美好的中国年。”
在这些亲情故事里,有一篇描写祖孙情的文章显得与众不同。“因为亲情作业,让我萌生了记录下与奶奶相处的念头。”电子商务专业的李凯明把装在心里对奶奶的爱全部表达出来,“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采访中,国际教育学院辅导员郑艳萍对收到学生陈泓瑾和张一博的亲情陪伴作业感到十分惊喜。她说,感觉这两个学生平时比较内向,不善言辞,没想到这次能够积极参与。谈起写作初衷,陈泓瑾说,平时很少向家人表达感情,想借这个机会抒发一下:“我把文章给妈妈看,妈妈说我长大了。以后我会多向家人表达亲情感受。”
从亲情作业里感受力量
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熊斐男分享了陪妈妈“转娘家”的故事。她说,在写作过程中家人陪着一起回忆,聊起家里的事情,给了自己很多灵感,写出来也更真实。虽然最后落笔的是自己,但这篇文章就像是全家人一起写出来的。
厦门理工学院团委曾妙龄老师从亲情作业的字里行间感受到学生用心在陪伴家人:“即使一开始是为了任务,但最终也都会对亲情陪伴有更深的感悟和升华。”海峡商贸学院辅导员陈盛则认为,学生们的亲情文章,总是能引起共鸣,而这种共鸣会引发自己对父母、对回家过年,对过年回家方式的思考和审视,同时也可以说是对自己心灵的一次净化。
李凯明笔下的祖孙情触动了很多人。有网友在文章下面留下了长长的评论,遗憾不能陪过世的亲人到最后,留言要“珍惜在一起的时光”;有的留言虽简洁但触动人心“深情不及久伴,厚爱无须多言”。李凯明说,自己看留言也深受感动,感觉自己的情感得到了支持和认可。
林志成说:“亲情作业对于学生有着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主要得益于以真实的生活体验为基础,这是我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进学生思政工作的一种探索。”
(本报记者 马跃华 本报通讯员 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