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日15时29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搭载着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直冲云霄。这是我国发射的第21颗北斗导航卫星,标志着北斗系统全球组网迈出坚实一步。
看着腾空而起的火箭,一位年过古稀的老者露出欣慰的笑容。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某卫星导航定位总站高级工程师谭述森。
谭述森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开拓者和建设者。从1994年正式启动北斗导航系统建设,到2003年第一代卫星导航系统正式运行;从2012年形成覆盖亚太的服务能力,到如今开始全球组网,谭述森始终当先锋、打头阵。如今,70多岁的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有生之年使北斗性能更好。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
1942年,谭述森出生在重庆开县——2000余位抗日将士在这里为国捐躯。这片红色沃土培育了谭述森“国为重”的信念,“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更成为他一生信奉的人生准则。高考时,他选择了当时人才极为匮乏的雷达专业;大学毕业,他投身军旅,从事当时极为重要的大地测量仪器研究;年过半百,他又接受挑战,无怨无悔地干起筑梦太空的事业。
卫星导航系统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1994年我国开始研制发展中国独立自主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时,已落后西方20多年。也就是那一年,52岁的谭述森义无反顾地离开工作了近30年的军事测绘战线,加入到缺经费、缺技术、缺人手、缺经验的北斗工程筹建团队。作为北斗事业的开拓者,谭述森和十几名专家挤在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铁皮屋里,开始了这项意义重大的国家战略工程。
1998年深冬,北斗关键技术对接联调在石家庄展开。谭述森带着几十人奋力攻关,饿了泡方便面吃,困了裹件大衣睡一会儿,发高烧也顾不上休息,整整奋战7个昼夜,成功突破了技术难关。
“不能把登山的保险绳交到别人手里”
2013年,由25名探险爱好者组成的车队,在穿越羌塘、可可西里和阿尔金山三大无人区探险时遇困,危难之时,一位探险队员用装有北斗模块的手机,及时与外界取得联系,成功脱险。
“建设北斗,重在应用。”实现这一目标虽然困难重重,但谭述森深知“不能把登山的保险绳交到别人手里”。于是,他带领团队自主创新、从零起步,实现了中国卫星导航事业由“跟跑”“齐跑”到部分领域“领跑”的突破。
北斗一代系统建设阶段,谭述森创造性地实现了集定位、通信和授时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工程建设方案,使我国仅用两颗卫星和地面高程数据库就实现了国土及周边地区的定位服务。
北斗二代系统总体方案论证时,谭述森提出的集“定位报告”与“连续导航”两种技术体制于一体的总体架构,同时解决了“我在哪儿”和“你在哪儿”的问题。相比其他国家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所独有的有源定位和短信服务,开辟了国际卫星导航新的发展方向。
“荣誉是给予北斗这个团队的”
2015年,谭述森当选院士的消息传来,总站上下一片欢腾,大楼里挂起祝贺横幅。“谭院士看到后,再三要求把横幅撤下来,并强调荣誉是给予北斗这个团队的,不属于他个人。”对谭述森的为人,总站助理研究员张天桥敬佩不已。
“自己不懂的成果鉴定会坚决不参加,核心观点、主要内容不是自己提出和撰写的论文坚决不署名,没有达到项目指标要求的评审坚决不通过”——这“三不”原则,谭述森从未打破过。2009年年底,谭述森带队评审北斗应用系统用户机设备研制方案,某单位方案中一些内容没有达到项目要求,有人提出可以先通过再修改,但谭述森坚持投了反对票。
在谭述森的带领下,总站涌现出10多位学科专家、20多名技术带头人和200多名技术骨干。他们攻克了50多项核心关键技术,其中40多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取得近300项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获得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4项、二等奖36项。
(本报记者 刘小兵 本报通讯员 李潇帆 梁景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