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目前遇到的困难,有的民营企业家形容为遇到了‘三座大山’: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委员联组会上说。总书记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细化、量化政策措施,制定相关配套举措,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让民营企业真正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两个毫不动摇”,重申“三个没有变”,用“亲”“清”二字定位新型政商关系,言简意赅、意蕴深邃。面对经济新常态,如何激发民营经济新动能?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共商发展大计。
1.“三个没有变”彰显民营经济重要地位
●周文彰委员(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
“两个毫不动摇”重申政策原则
党的十六大提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伴随着非公经济的发展,相关理论和政策也越来越趋于完善、形成体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重申了重要政策原则,给一些持偏激错误观点的人一个斩钉截铁的回答:任何想要片面否定非公经济的观点都是不符合人民利益、不符合发展规律的。因此,我们要把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统一到总书记的讲话上来,摆脱“公”与“私”的思想纠缠,坚定“两个毫不动摇”的政策原则。
(本报记者王斯敏采访整理)
●蔡玲委员(民建中央调研部部长)
“三个没有变”让民企轻装上阵
习近平总书记在联组讨论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重申了“三个没有变”——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认为,这“三个没有变”意义深刻。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发展起来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辟出来的一条道路。当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非公有制经济在稳增长、扩就业、促创新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随着“双创”政策的持续发力,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稳步增长,非公有制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下一步,要在减税、降费、融资等领域给予非公经济更大支持,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让更多民营企业轻装上阵。
(本报记者冯蕾采访整理)
●张明华委员(浙江省宁波市副市长、民建浙江省委会副主委)
非公有制经济功不可没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重申了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三个没有变”,很有针对性。在经济新常态下,随着经济发展阶段和环境的变化,非公有制经济遇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融资难、融资贵、市场准入限制较多。重申“三个没有变”将正本清源,引导社会各界进一步正确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性。结合宁波乃至整个浙江的发展实际来看,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功不可没。非公经济用人、投入等体制机制灵活,对市场的灵敏性高,对市场经济的适应力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省区市,非公经济所占比例已经超过“半壁江山”,例如浙江,非公经济已经占到GDP的70%以上,税收的60%以上,就业的90%左右,成为带动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社会各项事业整体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报记者王斯敏采访整理)
●钱颖一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放宽准入让非公有制经济迎来新机遇
“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表明了党中央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一贯立场,及时回应了社会关切,对民营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着力放开市场准入,凡是法律法规未明确禁入的行业和领域都应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凡是我国政府已向外资开放或承诺开放的领域都应该向国内民间资本开放”。这将使非公有制经济迎来新机遇,既是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的改革措施,又是推动供给侧增长的长效措施。在政府加快简政放权的同时,民营企业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创造精神,正确认识、积极适应新常态,争取新常态下的新作为、新提升、新发展。
(本报记者李慧采访整理)
2.推动政策落实 提振发展信心
●江南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圣丰集团董事长)
大力营造创新创业发展环境
对目前遇到的困难,有的民营企业家形容为遇到了“三座大山”: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直面问题,对症下药。我认为,下一步关键要激活民营企业内在潜力,大力营造创新创业的发展环境——落实好现行鼓励民企创新的各项优惠政策,大力促进科技投入、科技成果转化。要加强校企、院企合作,加快产业研究院等公共技术平台建设,探索发展科技联盟、产业联盟等互助型企业联盟,构建有效的研发体系和机制,建立以民企为主体的创新支持体系,努力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还应加强政、银、企合作,经常向金融机构推介重点技改项目,搭建沟通合作的平台,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创业风险投资领域,支持企业自主搭建创投平台、设立天使基金,鼓励产业资本进入创投领域。
(本报记者王斯敏采访整理)
●周强代表(甘肃省发改委主任)
打通“中梗阻”为企业“松绑减负”
习近平总书记在联组讨论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进一步清理、精简涉及民间投资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和涉企收费,规范中间环节、中介组织行为,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成本。我们要认真抓好落实,把该放的、能放的审批事项全部放下去,打通“中梗阻”,为企业“松绑减负”。去年,我们在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政府投资项目审批、价格收费管理等三大方面加大了简政放权力度。下一步,将继续完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充分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为各部门之间投资项目审批监管实现在线办理、纵横联动、协同服务、依法监管,不断提高基层发展改革部门的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
(本报记者冯蕾采访整理)
●王文彪委员(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为民企投身生态产业提供政策支持
“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让民营企业真正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公经济重要讲话中令我尤其振奋的一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下大力气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放开市场准入等难题,非常务实而有针对性。亿利将加快转型升级,让企业的发展有底气、有质量、有后劲。同时,我们也希望民企参与生态产业能得到更多政策支撑:一是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应对绿色生态产业提供期限不低于30年、政府贴息或利息不高于2%的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支持,以鼓励更多企业和民间资本主动参与产业化生态扶贫;二是支持企业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参与政府实施的生态修复、土地修复、荒漠化治理项目;三是制定民企参与“一带一路”的实施细则,使其与国企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本报记者王斯敏采访整理)
●马化腾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
创新合作提升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讲话,对于民营企业而言是非常及时、有力的信号,给我们很大的鼓舞和信心。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信息量非常丰富,既清晰有力地传达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和方向,也准确细致地梳理了当前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同时还非常具体地指出了突破困境、有效扶持和促进民营企业更快发展的措施。眼下我国面对的是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互联网行业等多个领域的整合力度趋强,竞争异常激烈。民营企业需要更多的技术、产品与服务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同时加强同业之间或者跨界合作,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和激发发展活力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杨君采访整理)
●雷军代表(小米公司董事长)
破除创业创新的政策束缚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进一步清理、精简涉及民间投资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和涉企收费”“减轻企业负担”,这让民营企业家非常振奋。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就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商事制度改革对降低企业成本、改善创业创新环境起到了显著效果。下一步,我们期待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完善支持大众创业的制度。比如,公司法设定的一些程序要求常常成为股东自由约定的障碍。公司法应回归“自由约定”原则,接受人力资本出资、解决股东之间股权比例约定的限制;解决股东自由约定中程序设定的限制,全面推行优先股、加大股东自由约定空间。同时实行公司章程工商备案制,改善创业创新环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破除对个体和企业创新的种种束缚,形成“双创”的新局面,我国经济发展就一定能再上新台阶。
(本报记者杨君采访整理)
●闫冰竹委员(北京银行董事长)
发展中小银行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服务经济。目前,我国广大中小银行的发展仍然不足,在一些不发达经济区域,金融供给还远远不足,对小微企业等经济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还远远不足,还不能有效满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求。建议在“十三五”时期,进一步加大对中小银行发展的支持。比如,探索优化银行分类监管,创新完善以资产规模、资本实力、管理能力、监管评级以及业务复杂程度等为主要标准、能上能下的动态监管方式,让各类银行都拥有“出彩”的机会。这也有利于银行业打破同质化竞争,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同时,建议中小银行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业态发展的趋势,充分激发中小金融的深厚潜力和无穷活力,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本报记者李慧采访整理)
●尤小平代表(华峰集团董事局主席)
让企业把更多利润投入技改与研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讲话,增强了我们的信心。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机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将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壮大民企“新动能”。融资难、融资贵,是当前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金融改革的目的,是为大量民间资本和实体经济中小企业架起一座桥梁。民间资本是一江活水,可以浇灌中小企业。比如浙江,虽然经济发展很有潜力,但也有短板,如产业结构仍不尽合理。我期待政府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更有突破性、创新性和实效性的政策,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让企业把更多利润投入到技术改造与研发中,从而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提升。
(本报记者郭超采访整理)
3.界定“政商关系” 突出“亲”“清”内涵
●杨和荣代表(广西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
秉承“亲”的态度 严持“清”的操守
习近平总书记用“亲”“清”两个字阐述当代新型政商关系,明确了法治经济所必须遵循的规则与伦理,体现了党中央对正确处理政商关系、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的坚定决心和信心。“亲”,体现了党中央对充分调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性、充分发挥民营企业作用的鲜明态度;“清”,体现了党中央对各级领导干部在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方面的严格要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秉承“亲”的态度,严持“清”的操守,努力将两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鱼水情深、恬淡如菊”的政商关系。“亲”“清”二字,是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政商关系的生动诠释和形象概括,体现了二者之间既相处“亲密”又不失“分寸”的最佳状态和内在关系。
(本报记者周仕兴采访整理)
●徐冠巨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传化集团董事长)
新型政商关系消除企业顾虑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清晰阐述了新型政商关系,消除了企业家与政府官员、领导干部交流中的一切顾虑。“亲”,就是积极主动同各级党委和政府及部门多沟通多交流、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满腔热情支持地方发展。“清”,就是要洁身自好、走正道,做到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
我感到,依法合规办企业,诚实做人,干净做事,这正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底气。我们要进一步履行好企业社会责任,致富思源,积极投身扶贫攻坚等国家战略中,争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
(本报记者杨君采访整理)
●陈世强委员(河南弘昌集团董事长)
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要依靠法治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用“亲”“清”二字界定新型政商关系,十分精辟。政商之“亲”,在于为了推进改革、发展经济的共同目标而坦诚相待、紧密合作。这种“亲”应该是真诚互助的,尤其在今天企业家感受到经济下行压力、经营遇到困难的时候,特别需要政府官员“积极作为、靠前服务”,用对待亲人的心对待企业家、支持企业发展。同时,这种“亲”也是有边界的,这个边界就是“清”。
做到“清”,就要坚定公心、消灭私心,政府支持企业要清清白白、光明磊落,企业对待官员也要遵守法纪、恪守正道。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要依靠法治的力量,让政商之“清”内化于心,形成一种自发而强烈的文化追求。
(本报记者杨君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