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3月11日 星期五

    共同愿景 更多获得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述评

    作者:本报记者 张景华 董城 陈建强 耿建扩 《光明日报》( 2016年03月11日 10版)
    乘客在北京焦化厂公交站乘坐贴有“交通联合”标识的公交车。新华社发

        这是一个发轫于春天的故事,在广袤的京畿大地上,始于一域,剑指全局。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全面阐述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思想,将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一幅伟大的蓝图开始绘就。

     

    国家动力 绘就宏图

     

    ——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

     

        京津冀三地共谋发展的思考、探索与实践,最早可追溯到1981年。随着华北地区经济技术协作会、环渤海地区市长联席会的相继成立以及《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出台,一个共同发展的梦想就此诞生。从那时起,北京人、天津人、河北人就朝思暮想,如何才能打破一亩三分地?然而,“合作”只能停留在观念和宣传上,到了实际操作中,总是阻力重重。

     

        协同发展的梦想照进现实,京津冀盼了30多年。

     

        承载着人民的期盼,承载着历史的担当,从2013年起,党中央开始从顶层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破题,强大的引擎就此开动——

     

        2013年5月,习近平在天津考察时提出,要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京津“双城记”;2013年8月习近平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发展问题时,提出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主持座谈会,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2015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2015年7月24日,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推动会议召开;2016年2月,全国首个跨省市的区域“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印发实施……

     

        “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两年来,国家动力深沉而持久,京津冀在协同发展的大背景、大共识下,明确大战略、葆有大视野,谋求大突破。

     

        “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发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动员令,21.6万平方公里的京津冀大地开始迎来波澜壮阔的变革。

     

    清晰定位 精准提升

     

    ——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协作共享

     

        党中央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对京津冀三地的定位进行了精准的描述。

     

        其中,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天津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则要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不把难题留给后人。”京津冀协同发展既是解近忧,更是谋长远。

     

        在北京,提起“大红门”,人们都知道是北方地区最大的服装、鞋帽集散市场。猴年元宵节后,北京“大红门”再也没有迎来往年的热闹,而此刻,河北永清正张开双臂欢迎各地来客。

     

        北京以“壮士断腕”的勇气破解大城市病,有序有效疏解非首都功能,两年间累计退出污染企业718家,完成五年任务的约84%;市行政副中心规划设计方案已经确定,行政办公区起步区开工建设……

     

        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天津面临的五大战略机遇中居于首位。

     

        与京冀签署合作协议,初步形成高层互访推动、部门协调组织、企业落实合作的工作格局;主动服务北京,明确规划编制、海关通关一体化、自贸试验区、大气污染治理等多个领域重点合作任务,积极承接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

     

        两年来,天津市深入区县、机场、港口等有关重点部门重点单位调研论证,组织市党政代表团深入京冀学习经验、主动对接,建立合作机制,不断在协同发展中贡献着天津力量。

     

        “九州咽喉、神京扼要……”河北定州文庙里的一段文字,记录了这座古城与北京城的联系。如今,一场“打好‘文化牌’融入城市群”的实践正在悄然进行。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定州探路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跳出“老套路”,在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中重新定位和审视自己,找准功能定位,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在建设京津冀城市群特色功能节点城市的进程中,千年古城寻回了自己的青春。

     

    三地一体 互联互通

     

    ——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民生福祉

     

        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逐渐改变着京津冀地区人民的生活。随着医疗、教育、交通等公共服务资源的均衡化,养老、旅游、购物等消费活动的一体化,一个京津冀一体化生活圈悄然出现。

     

        “三关犹有燕山隔,安得陵空纵羽翰。”宋代名士苏颂所形容的,是在河北张家口市与承德市之间巍峨纵横的燕山山脉。这里景色优美,却地势险峻。来自冀晋北部和内蒙古中部地区的车辆必须绕行北京才能抵达冀东沿海。交通的不便,使得燕山山区以及坝上地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

     

        这一切,在2015年12月30日得到彻底扭转,随着张承高速公路全线通车,一段百姓行路难的历史宣告结束。有了这条路,村民们种的蔬菜,不再因交通不便而烂在地里,有机养殖、种植得到蓬勃发展,旅游业实现“旺上加旺”。

     

        一张公交卡,就能往来三地。去年12月25日,北京139条公交线路试点京津冀一卡通互联互通,随后河北石家庄、保定、沧州、邯郸、承德、廊坊、张家口等7个城市,以及天津滨海新区和武清区的公交线路也开通了互通卡服务。在这些地方,乘客持卡坐公交都能享受当地的优惠政策。2017年,三地还将实现地铁一卡通互通。

     

        未来,往来京津冀将更便捷。目前,北京已规划了约1000公里市郊铁路,用轨道连起京津冀;京秦高速、京台高速和首都地区环线高速等3条国家高速,2017年有望打通“断头路”;2019年,新机场投入使用……

     

        刚刚过去的春节,在天津于家堡环球购商业街创业的北京人罗克格外忙碌。看着游客们流连忘返,罗克更加坚定了当初的选择。两年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越来越多像罗克这样的北京创客、天津创客将目光投向充满活力和机遇的滨海新区,国家战略层面的优势带来的天作之合持续为天津输送着创新之光。

     

        目前,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十三五”规划均已在本省、市人大会上通过,《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修编正在抓紧进行。

     

        一个世界级城市群正在成长,中国经济“第三极”正在起航。

     

        (本报记者 张景华 董城 陈建强 耿建扩)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