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3月10日 星期四

    创建补偿机制 换取绿水青山

    ——访江苏省苏州市市长曲福田代表

    作者:本报记者 苏雁 《光明日报》( 2016年03月10日 08版)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国率先建成生态城市群的地级市,苏州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有着诸多探索和有益实践。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了苏州市市长曲福田代表。

     

        记者:近年来,苏州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战略性高度,制定出台了全国首个生态补偿机制,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曲福田代表:作为全国唯一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苏州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绿色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文化保护、生态保护间的平衡协调。在保护中,我们界定了生态底线,划定了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宜开发区。我们敢于做出一些牺牲,甘于付出一些利益来换取绿水青山。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创建,就是要将生态保护的责任与适当经济补偿结合起来,充分体现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

     

        记者:类似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这样的机制体制创新,苏州还有哪些?

     

        曲福田代表:近年来,苏州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设立生态红线,倒逼绿色发展。通过探索,我们建立了生态环境资源界定和评估制度、绿色审计制度;加快排污许可管理创新,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试点;制定生态红线区域保护配套管理制度和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办法,创新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强化考核风向标和指挥棒作用。

     

        记者:如何将生态文明建设真正融入苏州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

     

        曲福田代表: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保护生态系统首先要注重系统性布局、协同性建设,多管齐下推动生态系统持续恢复。其次,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建立健全科学的体制机制。苏州期望推动经济发展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转换到更多地依靠改革创新和结构调整上来,促进经济调高、调轻、调优、调强、调绿,让生态成为苏州城市的名片。

     

        (本报记者 苏雁)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