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3月09日 星期三

    河北邢台纪念抗震救灾50周年

    本报《博览群书》推出“邢台大地震50周年”专题

    作者:本报记者 耿建扩 通讯员 李开 《光明日报》( 2016年03月09日 14版)

        本报河北隆尧3月8日电(记者耿建扩 通讯员李开)3月8日上午10时,河北邢台抗震救灾50周年纪念活动在河北省隆尧县举行。当地干部群众、学生、企业界代表1000多人齐集邢台地震纪念碑广场,共同缅怀在地震中遇难的同胞。本报《博览群书》杂志推出的“邢台大地震50周年”专题在当地引发热烈反响。

        1966年3月8日、22日,隆尧县马栏、白家寨一带和宁晋县东汪一带先后发生两次强烈地震,共造成8000多人死亡,重伤、致残38000余人,造成经济损失10亿多元,是新中国成立后发生在平原人口稠密区的第一次破坏性大地震。地震灾害之剧,损失之重,震惊全国。周恩来总理三次亲临灾区指挥救灾、慰问群众,提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展生产、重建家园”的抗震救灾方针。全国各族人民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无私援助了灾区建设。回顾历史,邢台人民更加深切地感到: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党,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愧为人民的子弟兵。

        半个世纪的沧桑,半个世纪的巨变。在抗震救灾斗争中,邢台人民同全国军民一道,用鲜血和汗水铸就了“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团结互助、和衷共济”的邢台抗震精神。这种精神已化作血液流入了邢台人的血管,已变为骨骼植入了邢台人的脊梁,成为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50年过去了,如今的邢台已经发展成为冀南大地上一座新兴工业城市、重要交通枢纽。到2015年底,邢台市生产总值达1764.7亿元,财政收入达176.5亿元。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邢台迎来了加快走向振兴和繁荣的最大机遇,建设“经济强市、美丽邢台”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十三五”时期,邢台确定了协同发展、转型升级、创新突破、跨越赶超的主基调,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在民生领域,邢台坚持摸清底数、精准施策,确保贫困群众尽快脱贫,决不让一户群众在全面小康的路上掉队。

        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本报《博览群书》杂志于今年第三期特别安排了“文化地理·邢台大地震50周年”专题,推出了《“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邢台大地震“震出”的名作》《周总理与邢台大地震》两篇名家作品,并摘发三篇1966年周总理视察和慰问邢台地震灾区时在群众大会上的讲话。在隆尧纪念大会现场,本期《博览群书》杂志作为会议资料发送给干部群众,受到热烈欢迎。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