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3月07日 星期一

    中流砥柱是座山

    作者:侯俊杰 《光明日报》( 2016年03月07日 09版)

        在这个城市住了几十年,看过多少次中流砥柱,我也记不清了。这一次,正好是三门峡大坝汛期开闸放水的时候,也是每年看风景的最佳时机。我骑着一辆不新不旧的自行车,顺着沿黄公路走去。这时境,中流砥柱仿佛是我多年未见的一位老朋友在那里等我,我也似乎还有很多很多的话要对它说。急切之下,我顾不上欣赏两岸的风景,蹬着自行车,一路风尘,一脸灰土,径直来到中流砥柱身旁。

        好一派恢宏气势!大坝巍巍,站在中流砥柱的身后;大坝左侧排沙洞里泄出的黄河水,如万马奔腾,排浪滔天,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震得两岸的山峰也发出轰轰隆隆的回声;旁边张公岛上溅起的泥浆,片片点点,大珠小珠,落在岩石上、河面上,如云如雾,模糊了人们的视线。前方望去,黄河水翻卷着急浪,浊浪滔滔,向东流去。眼前的中流砥柱,在翻腾滚滚的浪涛里,岿然不动,坦然如山。我站在中流砥柱旁边的岸上,看着这一切,思绪一会儿如黄河激浪,滚滚翻腾;一会犹如中流砥柱,深思绵绵。

        据环境考古学家考证,在黄河河道形成之前,在今三门峡到陕西宝鸡之间,是一个长约八百里的大湖。后来,由于湖水慢慢地从山谷中冲开了一个口子,湖水下泄,山谷逐渐降低,形成了河道,于是才有了黄河的贯通和形成。由于河水冲刷流速不均匀,在峡谷的河道上,留下了两座小山峰:张公岛和中流砥柱。两个岛将河道分成了三个门:一个叫“神门”,一个叫“鬼门”,一个叫“人门”。三门峡的名字也由此而得,今天三门峡市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的。据说,自从黄河漕运开通以来,因为神门水流太险,从来无人敢过;而鬼门狭窄,船只经过,就会船毁人亡;只有中流砥柱旁边的人门可以经过。这条黄河通道,也成了自汉代到唐代,从中原和江南地区,为处于关中地区的汉唐王朝补充供养的一条必经水路。诗人贺敬之在《三门峡——梳妆台》一诗中所写的“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之水天上来!’神门险,鬼门窄,人门以上百丈崖。黄水劈门千声雷,狂风万里走东海”描述的就是这种情景。

        中流砥柱,最早的名字叫“砥柱”。在《尚书·禹贡》中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底柱”之说,说的就是关于大禹治黄河、开三门的故事。“中流砥柱”一名,最早见于《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黿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河水篇》中写道:“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于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这里,郦道元说的也是大禹导黄河绕砥柱而过的事儿,他还清楚地说明了砥柱本来就是座山。千百年来,中流砥柱虽然经历着浊浪凶涛的强烈冲刷磨砺,遍体鳞伤,但也没能被摧毁,反而成了黄河上的一座航标,每遇惊险,只要看到它,过往行船就有了方向。这种精神,受到了历代文人墨客的敬仰与称赞。公元638年,唐太宗李世民来到三门峡谷,看了砥柱后,写下了“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存”的诗句,并命大臣魏征将这首诗刻写在砥柱石上面。为此,魏征还专门写了一篇《砥柱铭》。后来,北宋书法家黄庭坚将其书写并流传下来。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也曾为砥柱写诗,其中有“孤峰浮水面,一柱定波心。顶压三门险,根连九曲深。柱天形突兀,逐浪素浮沉”等佳句。宋人司马光在《河边望晚》一诗也写道:“高浪崩奔卷白沙,悠悠极望入天涯,谁能脱落尘中意?乘兴东游坐石槎。”这石槎,说的也是砥柱,何等浪漫潇洒!1923年冬天,康有为在游览了黄河的龙门峡谷后,来到三门峡。面对滔滔东流的黄河、巍然屹立在河流中央的砥柱石以及两岸陡峭壁立的山峰,康有为将终生积郁在胸的块垒一吐如泄,抒发了他渴望疏通黄河天堑,学习西方,振兴中华,变法改革的胸襟:“禹功万古开龙门,颇叹黄流砥柱尊。吾欲铲平此巨嶂,扬帆碧海达河源。开苏彝士通欧亚,绝巴拿马沟西东。蕞尔三门三里石,誓将疏凿补天工。”他还专门题写了“砥柱”二字,后人将诗和题字刻成了石碑,至今仍保存在三门峡文物陈列馆里。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中流砥柱被越来越多的人赋予了更多更深的含义。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所作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写道:“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在这里,毛泽东主席把中国共产党比作领导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和民族独立解放的中流砥柱,赋予中流砥柱更高、更新的时代意义。1958年,周恩来总理视察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时,曾指着中流砥柱风趣地说:“砥柱就那么点大,冲刷了多少年还在那里。”这质朴而富有哲理的语言,也道出了中流砥柱那坚毅刚强的性格。近年,习近平同志在讲到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伟大业绩时,曾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思绪无边,我想得很多很多,如痴如醉,似乎忘掉了一切。猛然间,我被身旁的嘈杂声唤醒过来。左右一看,我的身旁不知何时站满了看风景的游客们。他们有的照相留影,照相机、手机举过头顶,成了一道高高的“墙”;有的指指划划,指点着河里的各种景色,议论纷纷;有的驻足不动,和我一样,无限遐想。我定下神来,再看看中流砥柱,它仍然静静地站在波涛中央。今天大坝放水,水位较高,看起来,砥柱顶端距水面也就二三米的样子。据说,在枯水季节,它距水面也不过六七米。但是,无论何时,河水从来就不会将它淹没。无论是狂风暴雨的袭击,还是惊涛骇浪的冲刷,它都会巍然屹立在河道中,犹如怒狮雄踞,面无惧色,刚强无畏。

        遥望远方,我在想:这一块不大的石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赞美它,歌唱它,为它感慨?是因为它扎根在深深的河底岩石上,无论遇到什么风险都不会动摇,如此的立场坚定!它不畏艰险,是因为它经历了太多太多的风浪,什么险恶都不在话下,这才叫坚定不移!它敢于担当,是因为它处于千恶万险之中,经受了太多太多的考验,真正的独当一面!它,是一块石头,但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块石头。它,是一根柱子,顶天立地,直指苍穹。它,是一座山,简直比昆仑五岳更高、更雄伟。它不就是中华民族5000年绵延不断,自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象征吗?它不就是中国共产党永远扎根于人民群众的深深沃土,带领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惊涛骇浪,勇往直前,奔向光明未来的写照吗?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