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下午14时,人民大会堂东大厅的部长通道旁,中外媒体记者已架起“长枪短炮”。
14时40分,距离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开幕会召开还有20多分钟,列席会议的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迎面走来。
“袁部长!袁部长!能否回答几个问题?”在记者们的热情邀请下,袁部长走到记者们中间。
“学区房问题大家高度关注,袁部长怎么看?”
教育部办公厅日前下发的《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要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
“多校划片是目前解决义务教育学校资源不均衡的具体举措之一,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推出。但到底怎样,最终要百姓说了算——老百姓不用跑更多路上学,不用找关系上学,这就是我们的标准。”袁贵仁说。
“但应看到,这只是一个具体举措,而不是长远之策。”袁贵仁坦言,“长远看,应当是每个学校都能提高质量,每个学生都能在家门口上好学校,可以不再跑很远去择校。”
“在您看来,农村教育的短板怎么补上?”
面对记者的这个提问,袁贵仁表情郑重。“农村教育一直是薄弱环节。”他说,按照党中央部署,将继续向农村教育倾斜。比如,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改造工程,中央政府大约投入340多亿元,地方政府按照同比配套。5年将使农村学校的教室、设备以及信息化设施都能达到国家基本标准,使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在学校硬件上享受同等条件。
“农村师资有些青黄不接,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提高教育质量,硬件是必不可少的,但关键在于教师的质量。”袁贵仁强调说。
针对乡村教师补贴政策,目前各省出台了相应政策。“乡村学校离城市的远近、困难程度各不一样,待遇水平差距明显,关键要有吸引力,能吸引大学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袁贵仁说。
“乡村教师支撑了中国的乡村教育,他们为乡村孩子打通上升通道作出了巨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袁贵仁语气坚定地说,“我们不仅要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也要改善他们的住房条件。对那些坚持十年、几十年在乡村任教的教师要给予他们荣誉称号,让他们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尊重。” (本报北京3月3日电 本报记者 冯 蕾 叶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