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2月28日 星期日

    日本人口首次减少“生娃救国”知易行难

    作者:本报记者 谢宗睿 李曾骙 《光明日报》( 2016年02月28日 05版)
    图为背着书包的日本小学生在上学的路上。资料照片

        “日本消失”“红色警报”“亡国之忧”……翻开今天发行的日本各大新闻报刊,一股末日来临般的哀叹扑面而来。此前一天,日本总务省发布的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日本总人口数首次出现下降。上述哀叹就是出自各媒体对此消息的评论和分析。

     

        其实,日本高龄少子化问题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只不过在此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孩子虽然出生得少了,但由于老人寿命越来越长,再加上外国人的增加,日本的总人口数基本上还能维持住不增不减的脆弱平衡状态。总人口减少这一消息的震撼之处恰恰在于,它彻底打破了这种脆弱的平衡,好似将一张“亡国灭种”的恐怖时间表直接摆在了全体日本人面前:如果按照目前的人口减少速度,200年后,日本的总人口数将低于1400万人;300年后,全日本将只剩下不足450万人。

     

        不仅如此,日本《产经新闻》在2月27日头版的评论文章中指出,在人口减少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社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劳动力不足。这一点对于自然灾害频发的日本来说,更显得雪上加霜。一方面,在自然灾害面前,本就属于弱者而需要别人帮助的高龄者不断增加;另一方面,能够成为自卫队员、警察、消防队员等专业抢险救灾人员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少。在“3·11”东日本大地震即将迎来5周年祭的时候,回顾当年,抢险救灾使用“人海战术”,这无疑得益于组织动员起来的强大人力。然而在未来,一旦再次发生类似的重大自然灾害,日本还能否具有同样的人力动员能力,恐怕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在总人口数减少的消息公布后,日本的政界人物显然坐不住了。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6日出席众议院总务委员会会议时,就日本总人口数首次出现负增长一事称,“这让我坚定了切实推进政策的决心,以努力做到维持1亿人口”。安倍政权特设的所谓“一亿总活跃”担当大臣加藤胜信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我们认识到要应对少子老龄化、人口减少这一结构性问题,将进一步深化‘一亿总活跃’的讨论。”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在记者招待会上指出,“重要的是切实构建应对(人口减少)的社会结构”。菅义伟同时强调,为了克服人口减少,安倍政权提出了“总和生育率1.8目标”,极力推动落实各项政策。

     

        此外,针对日本全国人口向东京地区流动的“一极化”趋势,日本地方创生担当大臣石破茂表示,总人口数的减少“比失去一个县更令人印象深刻”,“有必要防止人口(向东京)流动”。石破茂还表示,将努力在地方打造适合工作的环境。

     

        不过,尽管日本的政坛人物几乎是摆出了一副跪求日本女性“生娃救国”的姿态,但作为人口能否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日本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生育环境却并不理想。近日,日本全国劳动组合总联合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就显示,在曾于工作期间怀孕的女性中,有23.2%经历过流产,66.1%的受访者表示怀孕过程“不顺利”。对此,日本全国劳动组合总联合分析认为:“可能是受人手不足等因素影响,目前的大环境难以落实免除额外工作等制度。”

     

        由此看来,安倍政权恐怕还需要少耍些嘴皮,多动点真格,拿出更多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才能让日本的女性真正变得“想生”“敢生”“能生”起来。

     

    新语丝

     

        长久以来,日本就被“少子老龄化”的人口结构困扰。为保持人口数量,日本政府想方设法,甚至专门为此设立高级官员,但起色似乎不大。收入和福利增加,社会竞争激烈,生存压力大,致使年轻人不愿意成家生子,人口呈零增长或负增长,这一现象在整个西方社会都十分普遍。但日本的不同之处在于,美国、德国等西方大国大都对外来移民持开放态度,而日本作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国土资源有限,民族构成单一,文化自成一体,对移民始终持谨慎态度。外来移民可以在日本工作、结婚,但很难入籍。日本政府甚至鼓励本国人民向外移民。如此想来,任安倍政府的“一亿总活跃”担当大臣也是“压力山大”,日本女性“生娃救国”更是担子不轻。

     

        (本报东京2月27日电 本报驻东京记者 谢宗睿)(本报记者 李曾骙)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