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2月25日电(记者詹媛)“中国在世界基础科学领域的表现,已经不是在点上冒个泡,而是能够打出一个窟窿,并围绕其持续突破。”25日,科技部发布“2015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见右图),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于渌在发布会上如此感叹。由他介绍的“理论预言并实验验证外尔半金属的存在”这一成果与另一项名为“实现单光子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的研究同为2015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并且这两项研究都入选英国物理学会评选的“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十大突破”,后者还位列评选之首。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自2005年开始评选,已成功举办11届。今年入选的这10项成果各有特点,除前两项物理学领域的重大突破外,我国科学家对埃博拉病毒进化及传播特点的研究,对该病毒的诊断和疫苗的研制都起到了基础性作用,消除了国际社会对这一病毒加速变异的担忧。有关反物质的研究则是我科学家利用国外大型科研设备开展中国自己的研究,并取得成功的案例。探测类星体的研究则使用了巧妙的方法,第一个在国际上利用直径仅为2.4米的光学望远镜发现了质量为太阳120亿倍的黑洞,而此前发现这类黑洞均是使用8米级的大型光学望远镜。对东亚最早现代人的研究在我国华南地区发现了8万~12万年前的现代人牙齿化石,打破了此前国际上在东亚不可能找到早于6万年前现代人遗骸的论断。碳基高效光解水催化剂这一研究将太阳能转化为氢气的效率提高到了2%,是目前同类催化剂的最高效率,且具有廉价、资源丰富、环境友好的特点。在人类生殖细胞基因表达、细胞炎性坏死、单个蛋白质分子的磁共振探测这三个方面的研究也都得到了国外学者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