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沈阳2月25日电(记者刘勇、毕玉才)利用太阳能、风能为电动汽车充电的小体积可携带充电桩被成功研发。日前,记者从东北大学获悉,该校4名大学生研发的“基于风光互补发电的便携式交直流充电桩”,可解决电动汽车长途旅行充电难题,已经成功申请了国家专利。
研发者东北大学计算机专业学生黄梦彤说,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的构建与普及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难题,固定的充电设施运营成本高、不易普及,限制了电动汽车的行驶半径。为此,黄梦彤和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彭泽栋、何健峰、薛涛决定研发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便携充电桩。
经过一年多的设计和反复实验,同学们自主研发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取得突破,弥补了风力和太阳能在独立发电系统资源利用上的缺陷。同时,他们将控制单元、电池状态检测机构、整流逆变装置等部件高度集成在30立方厘米的箱体里,有效解决了传统充电桩建设成本高、布设不灵活、无法便携式充电等难题。
此外,他们采用新型模式充电技术四阶段法,综合了常规充电法和快速充电技术,达到了电池的最佳充电曲线要求,有效提高了充电效率,降低了电池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