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2月25日 星期四

    小评论

    面向未来的大学生能力发展

    作者:范皑皑 《光明日报》( 2016年02月25日 15版)

        我们面临什么样的未来?瞬息万变,不可预知。

        终身职业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工作的流动性大大增加,刚出现的新兴岗位可能在五年后成为需求量最大的工作岗位。因此,学校培养的学生将要面对的工作可能是还不存在的工作,使用的是可能还未被发明的技术,所以他们将要解决的问题是未知的问题。2008年欧盟通过的《关于建立欧洲终身学习资格框架的建议》提出,第六级教育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大学教育对学生的技能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具有在特定工作或学习领域解决复杂和不可预知问题所需的高级技能、熟练技艺和创新精神。

        当然,大学生是能力的承载者,其能力的塑造同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先赋性因素,也有后致性因素。前者主要包括家庭背景、个人特征等不可改变的因素,而后者包括投资教育、后天努力等可改变的因素。追求更高学位和获得工作经验是个人积累人力资本的两条路径,前者发生在高等学校组织系统中,而后者主要在社会工作场所中。传统上认为,高校主要通过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讲授提升个人认知能力,而工作场所主要通过碎片化的、独特的经验传递和体悟提升个人的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但随着高等教育规模和结构等格局改变以及技术革命带来的工作组织形态和技能要求的变化,二者的边界将进一步模糊,特别是在大学生能力培养方面,高校需要与社会有更多的融合和协同,更加注重按照社会的需求塑造学生能力。

        我们把大学生的能力发展定义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核心能力及公民意识。知识与技能主要是针对某特定工作领域而言的,具有排他性;核心能力是一些基础性的能力,其应用不限定在特定工作领域,因而具有迁移性;公民意识并不直接与工作内容相关,但是它们作为一个人的内在涵养和价值判断,也可被作为一种非认知能力,与个人的生活和职业发展密切相关。

        从大一到大四,学生对能力的自我评价经历了一个从显著提升到显著下降的变化。这是因为初入校园的学生在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管理秩序以后,独立性明显增强,这促使他们对自我的认可大大提升,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课外活动,无论是专业研究还是通识技能,他们都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但是当他们面临职业准备和职业选择时,随着他们对职场和社会的了解增多,他们越来越发现高校与社会相隔的不仅仅是一道校门,他们的能力储备远远不能应对纷繁复杂的工作挑战。

        为什么会这样?

        作为对大学生能力影响的可变性因素,高校在能力培养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但是,根据大学生的一般认知,他们在大学期间能力的提升只有60%来自高校的贡献。具体来看,高校给予他们的还是传统意义上对专业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发展前沿的理解以及对专业操作能力的培养。但是对于那些能够具有可迁移性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的贡献有限。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学生群体的异质性增加,决定了进入大学的学生群体能力在各维度上更加分散。同时,愈加分散的还有学生的职业发展趋向以及与此相关的能力需求。这意味着分层的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将进一步分化,不同类型的院校、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培养单位需要更多地了解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在一些前沿领域,每年有四分之一的技术将会过时,那就是说一个本科生在毕业时他所学的技术可能就已经被淘汰了。更新高校的课程体系和培养环节,与时俱进是一条发展的必然之路,同时高校还应注重基础性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可迁移技能和非认知能力的塑造,授之以渔,让每个毕业生在应对未来不确定的工作机会和挑战时能有确定性的长期解决方案。

        (范皑皑)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