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治局22日召开会议指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要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加强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为经济发展和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环境。
“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为经济发展和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环境”,为的是稳住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心态和预期。自2011年以来,经济增速一路下行。有经济学家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应该放弃“V型”反弹设想,要看到“L型”长期趋势。面对“L型”趋势,心态要稳,因为增速放缓并不可怕,当前7%的增速,创造的GDP增量比高速增长时期10%增速创造的增量还要大,创造的就业岗位还要多。这是中国经济不必惊慌的底气。
要知道,经济增速放缓的这段时间并非白白浪费,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过程之中。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迎来的将是有质量的速度。
过去的30多年,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但更多地还是依靠要素投入的数量型增长。近些年来,我国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出现了重要变化,劳动年龄人口总数已经连续多年下降,劳动力、土地、环境等要素成本持续上升,重要工业产品相继出现历史需求峰值,这些都成为导致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的因素。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必须把着力点更多地放到提高要素生产率上。
22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深挖国内需求潜力,开拓发展更大空间。这说明,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旧引擎、寻找新引擎,已成为经济进入新常态后长期和主要的任务。不能因为着急实现“V型”反弹而放弃这一中心任务。
其实,当前的变化正在到来,失去的增速并未白白浪费。
旧引擎的提升需要时间来展示它的效果,替代正在发生。新常态下,旧引擎的提升点主要以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形态出现,如“互联网+”等,正在渗透到大多数乃至所有行业,形成“覆盖式”的革新。其特征不是外延式扩张,而是内涵式地提高效率。增速放缓了,传统行业可能部分被替代,总量上虽没体现出大的增长,但结构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在这样的过程中,社会资源配置的成本降低了,企业的效益提高了,供给和需求的结构也正在趋向均衡,发展变得可持续起来。
在寻找新引擎方面,我们在培育新的发展动力,激发创业创新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国内看,产业转型升级、新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将可能催生某些新产业,但从大的方面看,出现类似房地产、钢铁、汽车等能够带动经济增长上大台阶的支柱性产业的可能性较小。从世界范围来看,3D打印、页岩气的技术还没有达到成为蒸汽技术、电气技术、信息技术这样的具有革命性的高度,世界经济的新引擎也在摸索之中。
在传统的数量扩张时期,几天时间回头一看就发现变化很大。但如今到了质量追赶的时期,搞了好几年好像没太大变化。这都是正常现象。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这考验着我们的耐心。在这个时候,我们应尽量避免草率出台强刺激政策,虽然能一时给足了“油门”,但毁掉的是经济的可持续性。长期来看,只要供给侧改革没有完成,结构性的下行压力就不会消失,相反可能拖延去产能、去杠杆的时间,增加经济反转的难度。
反观世界上成功的经济体,几乎都经历过从高速增长向中低速稳态的过渡阶段。其中很多经济体正是在增速放缓的阶段,实现了从赶超型到引领型的“蜕变”,历时十年甚至更久。所以,无论是期望出现革命性的技术变革,还是创新力量在供给侧的渗透,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此期间,一定要对中国经济保有定力,追求有质量的中国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