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2月22日 星期一

    文明观察

    何不换种思路回家过年

    作者:赵树梅 《光明日报》( 2016年02月22日 10版)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适度,就会彼此感到温暖;过度,就会彼此生怨。与其让长辈心急火燎、晚辈战战兢兢,不如大家都换一种思路。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过了这一天,猴年春节才算正式过完。这个春节,你的心情还好吗?谈起回家过年,想必每个人都百感交集。尤其是年轻人,被各种沾亲带故的人“审问”“教育”一顿总是免不了的。“每个月工资多少”“买房子没有”“为什么还不找对象”等等提问,让年轻朋友们真真切切患上了“过年恐惧症”。回不回家过年,这是一个问题。于是,有人干脆租个男友(女友)回家,网络上也出现了各种应对“审问”催婚的手册……

     

        不过是回家过个年,招谁惹谁了?本来是阖家团圆的传统节日,却身心俱疲,何苦来哉? 

     

        仔细分析一下这些尴尬局面,归根结底,还是传统家族人伦规则与现代社会社交规则的冲突。

     

        中国传统的家族人伦规则,是经过几千年的沉淀流传至今的。但是,后人继承的并不都是精华,有些文化糟粕也流传下来,成了阻碍人际交往的障碍。长辈关心晚辈,本来无可厚非,但关心得“过度”,就成了一种负担。在当事人看来是一种“善行”;而“被关心者”的感觉却是格外遭罪。于是心头委屈生怨,双方再无法愉快交谈,甚至以敌对情绪直接反馈回去,结果闹得不欢而散。这种过度的关心其实是把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给扭曲了,所以结果就变了味儿。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两千多年前,老子在《道德经》中就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美与丑、善于恶是对立统一关系,并不是绝对的。人们对美和善的追求是好的,但不能太过刻意。所以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认为“物极必反”。“无为”并不是说无所事事,什么都不做,而是指凡事都要讲究一个“度”,否则过犹不及。善良和美好,应该是人们内心的一种根植于精神层面的美好,而不是讲得越多越好。美是这样,善也是这样,人们之间的交往也是如此。适度,就会彼此感到温暖;过度,就会彼此生怨,甚至会走到事物的反面。

     

        无独有偶,子贡曾经向孔子请教如何与朋友相处,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孔子的意思是,当你看到朋友做事有不当之处,你可以直言劝告,善意地加以引导,如果朋友不听就别再强行相劝,否则就会伤害感情。

     

        现在的年轻人作为新新人类,追求个人隐私和自我独立,期待得到人格尊重。而春节家族聚会时的被“审问”和被催婚,从心理学来讲是一种“非爱行为”,就是以爱和关心的名义对身边亲近的人进行一种非爱性的侵犯。这种行为即使发生在比较亲近的人之间,也是一种伤害,更别说是平时并无多少往来的亲戚。

     

        和谐相处是人们的共同期待,笔者有几项建议与大家共同探讨。第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从提高自身修养做起。人际关系的处理与自身的道德修养有密切关联。道德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更多表现为社会成员的一种自律和自觉。“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我们要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了解他人,同时要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以礼相待,能够对他人保持充分的尊重,这样才能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从而使自己的内心有一种超然的力量去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

     

        与人相处,首先要做到交往有度。即使亲戚朋友也要注意保持适当的距离,所谓“距离”产生美,凡事多做换位思考,考虑他人的感受,交往就会愉快很多。古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是我遇到这种情况会怎样,会不会不好受?学会换位思考,这和年龄大小、学历高低、收入多少关系并不大。说到底,一个真正爱护你关心你的人,总会多从你的角度着想,不会让你委屈和难堪。

     

        与此同时,对于父母等至亲,虽然他们也可能是最严厉和最“无情”的催问者,但年轻人不应横眉冷对,要多从他们的角度考虑,对他们更多一些理解和包容,通过沟通和交流来求得理解和认同。事实上,有的年轻人几个月都不和父母通电话,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抱怨与父母有代沟、交流障碍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自我反思?

     

        第二,从社会文明层面,要不断推广和传递现代社会的社交规则。人际交往最基本的理念就是“和”。孔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提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这种“和”,不是盲目附和,而是“和而不同”。现代意义的“和”,也是现代社会的社交规则的重要内容,即人们之间要和睦相处,人际交往要和谐、和平、和善,人与人之间要讲究平等、尊重、真诚、友爱、互助等等。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正是现代社会的社交规则的体现。各级政府都有责任,积极推广和传递积极向上、和谐平等、友好互助的现代社交理念。

     

        对于众多年轻朋友们来说,要提高自身的承受力,把外在的一些遭遇作为自己人生中的一种历练,培养开朗、豁达的人生态度,把外在的东西转化为内在的精神力量,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第三,从国家层面,要多给年轻人减压,给他们提供更多创造美好生活的机遇。比如,政府相关部门要督促用人单位落实员工享有的带薪休假权利,让年轻人在人生最美好的年纪可以有精力经营好自己的心理世界和情感世界,让他们有更多思考人生和社会的时间。政府部门也可以联合企事业单位、工会等组织,多组织一些青年联谊会等社交活动,给平时忙于工作而疏于考虑婚恋问题的年轻人创造机会,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是这个时代无法回避的话题。与其让长辈心急火燎、晚辈战战兢兢,不如大家都换一种思路。春节,让我们换一种思路回家过年吧,高高兴兴地。

     

        (赵树梅)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