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历经漫长而复杂的时空演变,已成为中国乃至整个华人社会最典型的节日文化符号。祭灶、放鞭炮、贴春联、贴年画、祭祖、拜年、守岁、闹元宵……几千年中,各种传统年俗活动不仅为每年的春节营造着浓郁的节日氛围,也用一种仪式化的存在承载着绵延不断的中华文化。
然而,近二三十年快速的现代化、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使中国人过年的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一些传统年俗正在消失,比如,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在城市受到限制,一些地区还明令禁鞭;祭灶、贴门神、祭祖等传统仪式习俗,在很多地区已不多见。同时,一些新年俗已经形成,比如观看春晚,微信发红包,利用春节假期外出旅游等。传统年俗式微,新年俗不断涌现,是当代春节的重要特征。
赓续了几千年的传统年俗,何以在最近二三十年中迅速式微?新年俗不断涌现的背后又有什么神秘力量?新旧年俗转变之间,附着于传统年俗之上的传统文化又将何去何从?
传统年俗活动式微是自然规律
以前国人一到腊月就开始忙碌,蒸馒头、炸丸子、炒花生、包饺子、插花、上坟祭祖、写春联、熬夜守岁……样样都不能少。可现在过年,馒头不蒸了,丸子不炸了,花也不插了,有的人家连饺子也不包了,直接到超市买速冻的。历经千年不变的传统年俗在新时期开始消解,一些传统年俗活动甚至已经消失。
传统年俗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如今的中国社会正由工业文明时代进入后工业文明时代,社会基础变了,文化生态变了,传统的年节习俗自然也会随之改变,这是自然规律。
以曾经在民间广泛流行的祭灶活动为例,在农耕社会,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往民间的“监察御史”,负责监察民间千家万户的生产生活。老百姓的灶台上都有一个灶龛,龛内挂着灶王爷的画像。过年时,一把火烧了画像就等于“送”灶王爷上天去做“年度汇报”。祭灶时要摆放祭品,要放鞭炮,期望灶王爷“汇报”时能多说好话。但现在城市里早已没有灶头,农村的灶头也越来越少。没有灶头,就没有地方放灶龛和灶王爷的画像,因此祭灶活动便越来越少。更重要的是,传统农业社会,农民基本靠天吃饭,对自然充满敬畏,因此在无力改变生产生活条件的情况下,只能将希望寄托于“灶王爷”之类的鬼神,祭灶之类的传统民俗活动也就有了产生和传播的主观与客观条件。
如今,生产生活条件已跟农业社会完全不同,不少传统民俗活动如祭灶,既丧失了原有的功能,也失去了传播的客观条件,因此式微乃至消失也就不足为奇。
新年俗折射技术和观念之变
这个春节,各种“抢红包”大战如火如荼,“摇一摇”“咻一咻”“集五福”,新鲜的过年方式给新春佳节增添了不一样的趣味,成为新时代的“新年俗”。年节习俗是重要的文化现象,理解新年俗,首先离不开对文化的理解。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对文化的讨论很有启发性:文化教育或文明,从广泛的民族学意义上说,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任何人作为社会成员而具有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这一定义,明确了文化的主要范畴、文化实践者的社会属性,说明了文化形态的丰富性。以这个概念为出发点,可以从技术、观念等维度来分析新年俗,并尝试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以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
看春晚,电话、短信拜年,微信发红包……这些新年俗的出现,首先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视机、智能手机、互联网技术日益普及,必然会形成科技化的人际关系。微信朋友圈、QQ好友、网络社区等成为当代人际关系的新模式。年俗是人们日常生活交往习惯的映射,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新的人际交往形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交往习惯,反映到过年的方式上,自然是新年俗的出现。比如,微信拜年、微信发红包等新年俗兴起的背后就是近年来基于互联网与通信技术的微信传播。作为新年俗的科技背景,微信与其他技术工具一样,最大化地消解了普通民众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之间的隔膜,每个人都可以凭借技术工具,实现群体认同的社会性存在。
新年俗的出现,既反映出技术变革,也折射出人们观念的转变。过年回家曾是中国人几千年不变的年俗习惯。但现在过年,有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家”——有的与亲友出境旅游,有的从老家农村前往城市与父母或儿女团聚。在这一新年俗中,最大的变化是关于“家”的团圆观念的变化。因为在春节的本义中,“回家”是核心精神,所以无论在外时间多长,无论所处地方多远,过年中国人一定会克服重重困难回家。现在人们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固定的“家”,不再把春节看作“回家”的节日,而是将春节当作走出家门与亲友团聚的一次假期,在旅行中收获“家”的力量与情感。
团圆祝福是永恒主题
新年俗的繁荣兴盛,一方面带给人们新的过年方式和新的年节体验,另一方面也让人们对能否留住附着在传统年俗之上的文化记忆深感忧虑。
不可否认,随着一些传统年俗活动的消失,人们记忆中的那种“年味儿”越来越淡。如今在城市里过年,人们不再赶大集、蒸年糕、剪窗花,甚至连年夜饭也懒得做了,而是到饭店里撮上一顿。这些变化,是人们物质生活丰富之后的必然结果。几千年中,每逢过年,人们祭灶、敬天,祈求新的一年中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其愿望不就是物质生活越来越好吗?如此看来,一些传统年俗的消失,倒反映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今天怀念过去的“年味儿”,不是怀念过去的过年方式,而是渴望过年的那种团聚和热闹。
说到团聚,其实这才是春节年俗文化的核心。不管是传统意义上的“回家”,还是新时代父母或子女从老家农村到城市与亲人团聚,抑或是全家人一起出国旅游,中国人对阖家团圆的渴望从未改变,并且随着交通工具的进步,曾经不可能的团聚现在成为可能,“团圆”的主题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发红包、贴春联等传统年俗活动,虽然形式上都有变化,但文化内涵从未改变。最初的红包出现在唐宋时期。过年期间,皇家给大臣红包,表示一种鼓励;长辈给晚辈红包,表达一种关怀。自产生以来,红包始终有赠予金钱(物质)和吉祥祝福(精神)两个层面的意思。微信红包、电视红包可以说是传统年俗在网络上的创新发展,是“年俗+互联网”的创新之作。春联虽然手写的少了,但印刷品春联色彩更鲜艳,字体更漂亮,同样含有浓浓的喜庆。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年俗跟传统年俗并非是完全的取代与被取代的关系。消失的只是旧有的形式,改变的只是过年的仪式,年文化的核心并未改变——人们对“年”依然心生寄托,依然期待团聚与停歇。这种演变后的过年的“味道”,更需要用心来品味。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