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不仅需要做好国家层面上的战略规划,也需要根据不同的养老需求,创新理念,大胆实践,积极推进养老方式的多元健康发展。
养老方式由我国老龄化特点决定
我国自1999年进入老龄化以来,其进程在不断加快,呈现出“未备先老”“未富先老”的特点。同时,在思想认识上,部分地区由于受到“老年人是社会包袱”落后思想的影响,老龄资源开发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客观分析我国老龄工作的特点,是认识养老方式多元的前提和基础。
从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的不同功能看,居家养老是目前我国养老的主要形式。同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养老工作呈现不同的特点。首先,城乡差别是造成城市和农村养老方式不同的主要因素。由于服务业在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不同,城市老人可以享受更多的公共医疗、交通、文化教育等服务,而广大农村地区,生病和孤独成为困扰农村老人的主要问题。其次,地区的差别,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东部、中、西部地区在养老工作上存在差别。一般来说,东部发达地区经济条件要比中西部好一些。但是,近年来,西部地区在发展中更加重视民生问题,呈现出后发追赶的态势。
客观分析当前多元养老方式的利弊
除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外,近年来见诸媒体的有“医养结合”“旅居养老”“候鸟式”养老;有“乡居养老”“以房养老”“以地养老”;有“金融养老”“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有“公建民营”“亲情住宅”“智慧养老”;还有引进国外养老理念的“太阳城”“乐龄公寓”“养老驿站”等等。不同的养老方式,丰富了养老服务市场,满足了不同的养老需求。
由于老年人身体状况、经济条件及精神文化需求的不同,多元的养老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了多种选择。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养老服务市场的供需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各种养老方式各有利弊。大量的居家老人,在公共医疗、居家服务和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社区养老的配套公共设施也比较滞后。机构养老的硬件条件比较好,但养老费用高的问题使一般老人望而却步,公办养老院难进、民营养老院闲置的问题短时间内难以解决。近年来,各地在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过程中,提出“一碗汤”距离的理念,拉近老人与子女居住距离。社区养老的突出问题是公共活动空间的缺乏,日益兴起的“广场舞”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老年人日益强烈的精神文化需求。机构养老过程中,首先要防止个别开发商的圈地,同时在选址过程中要有相应指导,不宜选择距离城市偏远的地方,虽然这里的生态环境良好,但会带来生活不便。有的养老院选择了小学校的隔壁,使老人能够听到孩子的读书和歌声,看到孩子在体育场上做操,会给老人会带来莫大的精神享受,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因此,要对各种养老方式扬长避短,做到优势互补,力争为老年人提供生态良好、环境卫生、服务齐全、人文亲情的生活氛围,使老年人感觉到依然是社会的一员,而不是被社会闲置。
营造养老多元发展的政策环境
近年来,党中央相继出台了涉及养老服务的系列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的发展,也为老年人提供了多种便利。但从政策的整体性、系统性及操作性上看,还需要加强研究。比如,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否应当上升为一项基本国策或国家战略?如何研究老龄人力资源的价值及开发方式?在引进国外养老机构、提高养老服务的同时,如何防止老人基本信息的外泄?除了机制的创新以外,在具体的政策上,也需要不断完善。比如,北京市规定新建社区,要有一定比例的养老用房,但在老旧社区如何改善场所用于养老服务?有的院校新开办了养老护理专业,培养专门人才,如何对现有缺乏培训的从事养老服务人员进行培训?老年大学已经成为老年人老有所学的重要场所,但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如何发挥社会资源、兴办老年大学?这些问题都需要从政策的可行性上作出进一步研究。
我们期待出现这样的一些要素组成的养老综合体:社区(村庄)+医院+田园+老年大学+互联网=养老院,不一定追求过大规模,但要素的齐全及功能的完备更显重要。我们坚信,“十三五”期间,随着一大批宜老、乐老健康养老社区(村庄)和基地的出现,不同层次的养老需求将逐步得到满足。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