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货币政策重视隐秘性,一方面防止公众利用信息进行投机行为,一方面希望通过隐秘性政策获得冲击效果。其理论基础是理性预期学派的长期货币中性论,认为公众能充分利用一切有效信息,货币政策的效果会被公众的预期所抵消,只有没有预期到的货币政策才能对经济产生重要作用,预期到的政策会被公众提前消化,公众提前做出反应会使政策无效,因此只有突发性的政策才能起作用,这也是需求管理无效论的理论解释。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各国的央行都偏好于注意货币政策的隐秘性。
但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货币当局越来越重视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在理论方面,随着预期理论的发展,预期的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现代预期理论表明,强透明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发展也强调透明度的重要性。在实践方面,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恶性通货膨胀甚至滞涨的出现,还有国际金融危机的产生,都对隐秘性货币政策提出了质疑。新的研究表明,货币政策的隐蔽性可能会造成公众预期的紊乱,进而对经济稳定造成冲击。人们发现,对于货币政策隐秘性的国家,公众会自发形成通货膨胀预期,公众还会因为不相信央行而与央行的行为不一致,从而增加央行调控政策实施的难度,进而降低调控效果。此外,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也是货币政策独立性的要求,因为透明度是独立性的一个重要载体。
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增强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有助于稳定物价,在控制物价方面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提前消化政策的负面影响,在政策出台时不会出现大的负面冲击。比如,现在很多国家开始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如英国、新西兰等国家,通过提前公布通货膨胀目标来引导公众行为,从而使得通货膨胀水平稳定在目标值附近。与此同时,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也是货币政策独立性的要求,因为透明度是独立性的一个重要载体。
美联储过去曾捍卫过货币政策的隐秘性原则,但是现在也开始重视透明度建设,例如美国近期的加息,美联储已提前通过多种渠道透露加息信息,引导公众预期,一方面引导公众行为,达到调控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减轻了真正加息时的负面冲击。在这次加息中,美联储通过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来调控公众行为,增强了政策的引导功能,使公众的行为与政府一致,减少了政策执行的阻力。
总的来看,增强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具有以下主要作用:
第一,减少信息不对称,稳定预期,增强货币政策的可信性。中央银行拥有海量信息,与公众处于信息不对称地位。增强货币政策的透明度,能够让公众形成合理预期,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等所造成的非均衡决策,减少公众决策与货币政策的偏差。由于减少了预期紊乱,因而也有利于避免预期陷阱和预期型通货膨胀的产生。此外,通过引导公众采取与政府相一致的行为,使公众与央行形成合力,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实现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
第二,减少市场波动,提高前瞻性措施的实施效果,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增强货币政策的透明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突发性政策带来的冲击和混乱,并通过前瞻性措施引导公众行为,提前消化政策可能带来的副作用或冲击,并起到调节经济行为的作用,从而提高前瞻性政策的实施效果。此外,透明度是货币政策独立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增强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无疑可以加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与国际市场一样,中国过去也一直重视货币政策的隐秘性,喜欢采用突发式政策,防止信息提前透露。但近年来,理论界和实际部门也逐步开始重视透明度建设。随着中国金融改革的深化与对外交往的日益加深,在与国际规则接轨的同时,也需要加强透明度建设,通过前瞻性措施间接调控居民行为,增强货币政策的引导作用,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独立性、可信性、连续性和可执行力度,发挥政策的预调微调作用。事实上,在实践中,我国在透明度建设方面已经做了一系列的尝试并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比如,中央银行定期公布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货币政策委员会定期举行会议并公开讨论结果,这些举措在增强政策透明度、加强前瞻性引导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变为中高速的新常态阶段,未来既有机会又有必要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增强政策的预调微调能力,在货币政策方面也势必会更加重视前瞻性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加强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建设。结合我国国情与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未来我国在加强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建设方面需要注重以下方面的内容:一是制订和完善有关信息披露方面的相关规章制度,对央行信息披露的内容、频次等做好预案,增强政府通过调控信息来间接调控公众行为的能力;二是完善信息披露渠道和传导机制,加强信息传播途径的建设,畅通央行信息向公众传递的渠道和途径,减少公众信息搜集成本;第三,形成政府、企业、公众都关注和善于利用信息的习惯,加大对信息作假的惩罚力度;第四,提高政策的连续性、执行力和可信性,增强公众对货币政策的信任度。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14AJY027]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