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2月15日 星期一

    “三好”厦门人

    ——厦门市民文明行为扫描

    作者:本报记者 马跃华 本报通讯员 纪菁 《光明日报》( 2016年02月15日 08版)

        “厦门街道很干净,乱丢垃圾的事情很少见,过马路的时候汽车会主动让行人先过……”说起厦门的文明,北京游客王选骅滔滔不绝。

     

        从1996年获“国家卫生城市”到连续四年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文明的种子在厦门已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大树,市民举手投足间的“善行”、商家诚信守序的自觉、贴心温暖的志愿服务深深印刻在人们的心间。去年全国文明城市评选中,考评机构随机打了800个调查电话,接到电话的市民几乎无不夸赞这座城市的美好,令考评人士感慨不已。

     

    好言行

     

        不久前,一个义务“交警”拄着拐杖在蔡塘路口执勤的过程被网友拍摄成视频上传网络,短时间内就引来了800多万次的点击,无数人为他的公益之心点赞。该义务“交警”在两个小时的执勤时间里,打手势,吹哨子,身体力行劝导市民,更以小时候因交通事故失去右腿的亲身经历,倡导更多的人遵守交规。视频中的主人公叫谢启明,是两家手机店的老板。

     

        “我爸妈一开始不同意我捐,可是如果不做,我会良心不安。要知道,我本有机会可以救一个人。”这份坚定来自21岁的集美大学航海学院大四学生李溢新,在7个月内,他为同一名患者先后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和淋巴细胞。

     

        “善不一定要大事,小事也是善。”对此,厦门优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90后”员工方旭挺自豪。他偶尔会将“日行一善”内容发布到微博、朋友圈,总能收获满满的点赞。3年多来,日行一善已经成为该公司员工的习惯。给人一个微笑、捡起一个废弃物、节约一粒粮食、搀扶一下老人……厦门播下“日行一善”的“种子”正在发芽。

     

        日常生活琐事中的言行举止,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一座城市的精神风貌。

     

        今年一月份,十位来自平凡岗位的普通人获得2015年厦门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最美人物”称号。“最美教师”吴炳文说,自己感受过社会的拳拳爱心,大学毕业回家乡教书是因为“我的人生属于社会”;“最美环保人”傅冰洁在被问及工作中受伤的意外时,虽心有余悸但仍然不后悔每次都冲向一线的决定;“最美警察”陈进财的女儿埋怨父亲总是出差,父亲说如果自己不出差那别人的爸爸就要出差……正是这一个个普通人的勇敢和勤劳,让厦门更加美丽。

     

    好心地

     

        厦门有12000多名环卫工人。每天他们用脚步丈量城市,用双手清洁城市的容颜,他们是厦门一道美丽的风景。同时,他们的辛勤劳动也换来了厦门人对他们的关爱。

     

        “爱心饮水站”从发起到上千个商家单位的加入只用了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一杯水、一把椅、一个纳凉歇脚或避雨御寒场所等,都写满了人间温情。

     

        在厦门,这样的故事总是不绝于耳。

     

        翔安“爱心爸爸”林东荣家门口鞋柜里的一只鞋里总藏着一把钥匙,那是给他的“孩子们”留的,来了就可以自己开门进屋。林东荣“认养”的数十个孩子,大多来自单亲或留守家庭,有的甚至是孤儿。为了弥补这些孩子缺失的家庭关爱,林东荣经常把他们带回家,还经常带他们参加一些义工活动,去帮助他人。

     

        在喷出鲜血的前一刻,他强忍着病痛,拉手刹、熄火、打开双闪。车稳稳地停在了路边,车上二三十名乘客安全了,他却倒了下去。去年夏天,公交司机陈毅开公交车突发胃出血,晕倒前忍痛停好车的故事被市民们广为称道。但这一切在他看来,只是本能而已,“不管谁遇到这种事情,都会这么做的。”

     

        因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镇海社区乔潜的母亲已卧床七八年,生活无法自理。乔潜夫妇悉心照顾着老人,每天不断帮母亲按摩,防老人肌肉萎缩,经常给老人换姿势、翻身,为防长褥疮,晚上老人要是咳嗽,他们都要起来看一看。久病床前有孝子,邻居们都被他们的孝道深深感动了。

     

        一个个小小的感动,折射出厦门这座城市的温暖,反映出城市的文明程度。

     

    好热情

     

        寒冷的清晨,思明区西林片区却呈现出火一般的热情。上百名干部、居民、志愿者和环卫工人,以饱满的热情共同参与到迎新春洁净家园行动中来。

     

        来自瑞景社区的一对老邻居郑先生和潘先生忙得不亦乐乎。之前从社区居委会听说了这次行动,两位老人结伴而行。他们说,社区是大家共同的“家”,所以他们不仅要在家里大扫除,而且乐于把社区的环境打扫得更干净,让大家过节的心情都变得更好。

     

        “你好,垃圾不落地,请将垃圾扔进垃圾桶。”身穿红马甲的海沧居民周雪娇参加志愿服务已经两年了。看到有人践踏草坪,她会立即上前制止;发现有人在公共场所抽烟,她会耐心劝导……周雪娇说,在旁人看来,他们所做的或许微不足道,但她相信通过自己一点一滴的付出,能将文明理念传递给更多人。

     

        传递文明理念,传递善心善行。思明区城市义工协会与厦门南普陀寺联合发起的“善心善行365”活动,倡议一年365天,每天怀着善心行小善,将过街请走斑马线、车辆请勿乱停放、公共场所不吸烟、出行垃圾不落地、公共设施要爱惜、出门遛狗讲文明等六件小事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如今,该活动辐射带动3000余家单位、上万名义工积极参与。

     

        文明是一场场接力,越来越多的单位加入进来。目前,厦门有522个市级文明单位,182个省级文明单位,全国文明单位有27个。

     

        爱厦门的热情更体现在文明道路上的不断创新。鼓浪屿不仅启动垃圾分类,更在垃圾分类的基础上将厨余垃圾做成环保酵素,从源头上减少垃圾。海沧引入“互联网+”思维,建立“文明创建工作群”。露天烧烤、占道经营、违章停车,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微信群立即热闹起来,相关部门立马行动……

     

        火一般的“爱厦”热情是一种力量,总会在某一刻引导着你走向文明。

     

        (本报记者 马跃华 本报通讯员 纪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